沈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为:“镌印贵淳朴,其源自秦汉。摹神勿摹形,剥蚀乃铜烂。得诀久已希,良工复尔算。一谱远寄将,古意满几案。”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镌印贵淳朴,其源自秦汉。 - "镌印"指的是铸造或雕刻印章的行为,"贵淳朴"表示崇尚简单朴素。 - "源自秦汉"指印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和汉朝时期。 2. 摹神勿摹形,剥蚀乃铜烂。 - "摹神"是指模仿人的精神面貌,而非外形。
怀席宝箴 百里路非遥,背面忽七载。 相访各有期,事隔两相待。 寄我平生诗,历历高情在。 高情近若何,北望秋山蔼。 注释: 1. 百里路非遥,背面忽七载。 - 百里路:指从你所在的地方到我这里的距离只有百里,不算远。 - 背面忽七载:突然有七年没有见面了。 2. 相访各有期,事隔两相待。 - 相访:相互拜访。 - 各有期:各自有约定的日期或时间。 - 事隔两相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包括战争
冬至前一日郡斋小集分韵得叫字 仲冬阴正穷,雨歇开返照。 列坐拨炉火,斗饮恣欢笑。 乡思忽难任,南雁冲寒叫。 注释:仲冬是农历十二月,此时天气寒冷,大地处于阴冷状态,雨水也停歇了,阳光开始出现。人们坐在炉火旁,一边拨动炉火,一边畅饮,尽情地欢笑。我突然感到乡愁难以忍受,南方的鸿雁在寒风中发出叫声,仿佛在呼唤着远方的亲人。 译文:仲冬时节,大地阴冷,雨水停止,阳光开始照耀。人们在炉火旁坐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虎丘玉兰天下无,昨日临眺山巅庐。”虎丘玉兰天下无双,我昨天站在山顶上遥望这棵玉兰树,不禁赞叹它美得无与伦比。这句诗中“天下无双”突出了诗人对虎丘玉兰的独特情感。 “花开万朵白日中,疑堆十斛明光珠。”在阳光照耀下,万朵玉兰花在白天开得繁盛,就像一堆堆珍珠一样璀璨夺目。“疑堆”写出了玉兰花开的数量之多,“明光珠”比喻其色彩鲜艳如珍珠。 “华精迥夺游人目
【注释】 江乡:江南水乡。 推食:推辞自己的饮食,给人家吃。 有司:主管官员。 菜色:脸色发青,形容因忧虑而面色不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上时写给当地百姓的一封书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诗的首两句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的生活困苦和官府对灾情的冷漠态度,第三句写灾民们生活困苦不堪,最后一句写官员们因忧心忡忡而面如土色。整首诗通过对比来表现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注释】 陈子:指作者的朋友,即陈谅直。我畏友:指朋友关系密切。豪迈见天性:指陈谅直性格豪放不羁。弱冠同门墙:指年幼时在师友间结交。才调便纵横:指其才情出众并善于运用。读书具只眼:指读书有独到的见解。穿穴契贤圣:指能洞察古今圣贤之事理。上下三千年,群史归心镜:指历史如一面照人心的镜子。暇时:空闲时。对朋好,清风生麈柄:指闲暇时常与朋友交游,谈古论今,以清风吹拂心尘。往复期切劘:指相互切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大鹏负青天,斥鴳笑不置。(大鹏鸟背起青天,而嘲笑小虫的无知) 饥骥驰千里,驽骀饱还忮。(骏马在千里之外奔驰,而劣马则满足于自己的舒适) 吾友湖海豪,自少怀远志。(我的朋友像湖海一样豪迈,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读书鄙训诂,往往通大义。(读书时不屑于解释字句,常常能够领会文章的大意) 论史尤纵横,卓识拔前帜。(论述历史特别纵横
诗句:“爱钓非爱鱼,无鱼心已足。”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闲适之情。在诗人看来,钓鱼不仅是为了得到鱼,更是为了那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这种心态,正如同秋天池塘中泛起的绿色波涛一样,是那样悠然自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结合整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沈彤通过对钓鱼这一动作的描绘,抒发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态度。他不仅描述了钓鱼的过程
南阳郊外看梅花 注释:我非常喜欢梅花,但郡斋里没有梅花。 闻说东郊外,一株横水隈。 驱马行十里,见此繁花开。 薰日觉香暖,藉草因衔杯。 忆我江乡游,到处花皑皑。 春风起山谷,香气氤氲来。 月出寒光滋,吟赏犹徘徊。 胜事今岂得,聊慰饥渴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阳城外的梅园中游览的情景。诗人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但自己的书房里却没有种植。当他听说东郊有一株盛开的梅花时
诗句翻译: 不奈秋寒乍中人,暖风嘘拂坐生春。 译文: 无法忍受秋天的寒冷突然击中了人们,温暖的风吹拂着我们,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不奈”是难以忍受的意思,“秋寒乍中人”指的是秋天的寒冷突然袭击了人们,“暖风嘘拂”形容温暖而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坐生春”意味着在这样温暖的风中,人们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