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沈光文,郑克塽具表归降。 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 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 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
发新港途中即事
隐心甘作苦,逐逐却难禁。 计拙忧成老,身闲喜独吟。 尘嚣浑欲脱,山水试相寻。 满路芙蓉发,秋光已觉深。
与友奕
吟罢客方至,疏枰手自开。 不堪观败局,聊欲试燃灰。 野竹声初静,遥风翠亦来。 谁兴淝水业,且复共衔杯。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一
宁不怀乡国,并州说暂居。 无枝空绕树,弹铗又歌鱼。 炼骨危疑集,盈头珍惜梳。 感追无限际,悔绝昔年裾。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二
随时却不闷,而闷实难排。 浪撼江空雨,风翻天半霾。 热肠知未冷,晚节慎无乖。 荣辱渔家少,乘潮又泛箄。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三
义旗嗟越绝,剩得此顽民。 矫矫心如石,丝丝鬓欲银。 中山几度醒,故国十三春。 尚慎虚瞻陟,天寒夜泣旻。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四
得兴灵武业,谁作李长源。 天宝人凭说,渔阳鼓尚喧。 居辽当日管,卧雪此时袁。 仆更痴于我,安然懒出门。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五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 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 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 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六
非仅谋衣食,人闲心却忙。 声联随地义,力任一身纲。 无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粮。 将何消旅夜,薄酒胜茶汤。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勋名虚幻耳,身世一轻舟。 远寄西山耻,重将南渡尤。 渔樵联几岁,禾黍泣同秋。 曝背劳心处,于时更觉悠。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 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 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