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沈光文,郑克塽具表归降。 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 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 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九
不当矜著述,已闭白云函。 是衲全留发,云庵半在岩。 寡亲时属旅,感物义为咸。 半世栖栖意,逢人说大凡。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
未伸博浪志,居此积忧忡。 一命依麋侣,全军傍蜃宫。 身闲因性懒,我拙任人工。 岛上风威厉,蓬蓬震太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十一
采薇往古事,敢曰继其踪。 散弃成吾逸,逢迎自昔慵。 屐枯邀雨润,诗瘦倩云烘。 即此寒山外,烟霞护碧笼。
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常说为僧好,君今欲了缘。 果然撇得下,祇便悟当前。 但使身无累,毋令世有权。 释名余早定,不是爱虚圆。
有感漫赋 其一
蒿径难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书。 瞻天望切嗟无路,陟屺悲深悔绝裾。 如鬼未堪讥谒者,寡亲只合赋归欤。 飘摇风雨栖难定,岂是吾家乏敝庐
有感漫赋 其二
何处呼名浪得名,三挝万载竟留声。 爰爰可待株难守,虩虩于邻震亦惊。 歇后何如同郑五,争臣未必动阳城。 坟分黑白繇来广,莫令通人笑守硁
感忆
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 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 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
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 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闲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 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夕餐不给戏成
难道夷齐饿一家,萧然群坐看晴霞。 炼成五色奚堪煮,醉羡中山不易赊。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 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
仲春日友人招饮不赴
并无一事慰相知,占住桃源亦颇宜。 诗债屡稽明月夜,酒缘偏误好花时。 频收静致留春雨,忽发新思寄柳枝。 却讶渔人焉得到,遂令鸡犬也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