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夜眠听雨的注释: 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指在下雨时容易入睡,在晴朗的日子里则难以入梦。 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海上波涛汹涌,发出的声音好像在逼近;山间溪水喧哗,仿佛要结冰似的。 闲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树枝上惊飞的鸟,栖息下来;湖中游弋的鱼,欢快地游动。 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梦中的诗意和现实生活争夺着控制权,而当诗歌创作完成之时,梦境也变得支离破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夜晚听雨的诗
望月 望着月亮思家千里,怀人水一湾。自当安蹇劣,常有好容颜。旅况不如意,衡门亦早关。每逢北来客,借问几时还。 译文: 望着月亮思念家乡,心中充满哀愁。自当安于贫困和不幸,但常怀希望保持美丽容颜。旅途不顺心,家门也早早紧闭。每次有北方的客人来访,都会询问他的回归时间。 赏析: 这首诗以望月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望月家千里”,便勾勒出一幅遥远家乡的画面。月光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菊》。诗中描绘了菊花在风雨中受尽折磨,但仍然坚韧地绽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的态度。 我们来看第一句:“菊受风残又复无雨润”。这句话描述了菊花在经历了风雨的摧残后,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里的关键词是“风残”、“无雨”,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困难。然而,尽管环境艰苦,菊花却依然保持着坚韧的精神,继续绽放。 我们看到第二句:“发花虽不足观亦可聊我慰也”
卢司马惠朱薯赋谢 卢司马,即唐代诗人卢纶。这首诗是他在收到好友惠朱的红薯之后所写。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丰收季节的赞美。 隔城遥望处,秋水正依依。 隔着城墙远远望去,秋天的江水正轻轻流淌。这句诗通过描绘江水的流动,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 煮石烟犹冷,乘桴人未归。 煮石炉中的烟雾仍然很浓,而乘坐小木筏的人还未归来。这句诗通过描绘炊烟和归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无题 吾亦爱吾耳,如何欲乞怜。 叩阍翻有路,投刺竟无缘。 道以孤高重,持当困苦坚。 既来学避地,言色且从权。 注释: 吾爱吾耳:我爱惜自己的耳朵,比喻自爱。 焉:哪里。 叩阍(hōnɡ): 指向朝廷告状。 翻:反而。 投刺:古代官员上朝时在门上书明姓名和官衔。 道:这里指做官之道,也就是处世之道。 道以孤高重:做官之道,要能保持清高独立。 持当困苦坚: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惧困难。 既来学避地
注释: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闲。 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 但得羁栖意,无嗟世路艰。 天人应共仰,愧我学题蛮。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宁靖王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首联“修得一间屋,坐来身与闲”两句,写宁靖王所修之室,虽小而幽雅清静,足见其心性高洁、淡泊明志。颔联“夜深常听月,门闭好留山”两句,写诗人夜深时在宁靖王的居室中,常常能听见明月的清辉,看到山峦的秀美
【注释】: 果然今夜月,不与别宵同——果然,确实。今夜,即中秋之夜。今夜的月亮,确实和别夜不同。 环岛风光净,随潮水气通——环岛,指的是厦门鼓浪屿。这里指鼓浪屿上的风景非常优美,清澈的海水中弥漫着潮水的香气。 欢凭人共赏,兴属我何穷——欢乐的时候,人们一起欣赏风景,而我的心情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 却笑清樽竭,年年沧海中——却嘲笑自己,清酒喝得精光,而岁月又像茫茫的大海一样不断流逝。 译文:
别岛山川异,伤怀是故臣。 同心为千载,分手记初春。 志士尊声气,东都重缙绅。 寒梅将欲放,折寄不嫌频。
明识忧无用,忘忧实不能。 安危思覆卵,进退履春冰。 怀杞终何益,支天未可凭。 东山谁稳卧,怀想古凝丞。
浓雾不为雨,乘朝向北行。 此中有长恨,回首意难平。 冀作南山豹,新闻出谷莺。 忽然开霁处,前路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