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今夜月,不与别宵同。
环岛风光净,随潮水气通。
欢凭人共赏,兴属我何穷。
却笑清樽竭,年年沧海中。
【注释】:
果然今夜月,不与别宵同——果然,确实。今夜,即中秋之夜。今夜的月亮,确实和别夜不同。
环岛风光净,随潮水气通——环岛,指的是厦门鼓浪屿。这里指鼓浪屿上的风景非常优美,清澈的海水中弥漫着潮水的香气。
欢凭人共赏,兴属我何穷——欢乐的时候,人们一起欣赏风景,而我的心情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
却笑清樽竭,年年沧海中——却嘲笑自己,清酒喝得精光,而岁月又像茫茫的大海一样不断流逝。
译文:
真的,今天夜晚的月光,确实和别日不一样。
今晚的鼓浪屿风景特别美丽,清澈的海水中弥漫着潮水的香气。
大家欢聚一堂一起欣赏美景,而我却感到自己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
我却嘲笑自己,清酒喝得精光,而岁月又像茫茫的大海一样不断流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色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中秋夜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果然今夜月,不与别宵同”就表明了诗人对于中秋之夜月光的独特感受。他认为今晚的月亮和别的夜晚的月亮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源于他对月亮的深入观察或者对中秋节特殊意义的领悟。
第二句“环岛风光净,随潮水气通”进一步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环岛风光”可能是指鼓浪屿的美丽景色,而“水气通”则可能是指海风带来的清新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第三句“欢凭人共赏,兴属我何穷”则是表达了他对于与朋友一起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这里的“兴属我何穷”可以理解为“我的快乐之情无穷无尽”,意味着他觉得与朋友们一起欣赏美景是一种难得的快乐体验。
第四句“却笑清樽竭,年年沧海中”则是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他认为虽然他已经度过了很多个中秋之夜,但仍然觉得自己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同时他也感叹时间如海般浩瀚,无法把握。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其独特感受的表达,向读者展示了中秋节夜晚的美丽景色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