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识忧无用,忘忧实不能。
安危思覆卵,进退履春冰。
怀杞终何益,支天未可凭。
东山谁稳卧,怀想古凝丞。
解析:
1. 第一句:
- 诗句:”明识忧无用,忘忧实不能。”
- 译文:我清楚地知道忧虑是没有用的,但试图忘记它却无法做到。
- 注释:
- “明识忧无用”:明确认识到忧虑是无用的。
- “忘忧实不能”:尝试忘记忧虑却是做不到的。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忧虑无用性的深刻认知。虽然意识到忧虑无益,但他也意识到了消除这种情绪的困难。
2. 第二句:
- 诗句:”安危思覆卵,进退履春冰。”
- 译文:考虑自己的安全就如同担忧一个覆巢之卵,前进或后退就像踩在春天的薄冰上一样危险。
- 注释:
- “覆巢之卵”:比喻脆弱的事物易受损害。
- “履春冰”:比喻行动时要小心谨慎。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面临重大决策时的极度不安与谨慎,反映了他对未来可能的负面结果的高度关注和恐惧。
3. 第三句:
- 诗句:”怀杞终何益,支天未可凭。”
- 译文:担心未来(杞人)最终是无益的,依赖天命(天)也是不可靠的。
- 注释:
- “杞人”:古语中指那些杞人忧天的人。
- “支天”:依靠、依赖上天。
- 赏析: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过度忧虑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把握性的感慨。
4. 第四句:
- 诗句:”东山谁稳卧,怀想古凝丞。”
- 译文:谁能够在东山上安稳地躺下来休息?我怀念古代贤人的沉稳态度。
- 注释:
- “东山”:这里可能是指东山再起,比喻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再次出仕。
- “凝丞”:可能是对古代贤人“沉静从容”的形容。
- 赏析: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对稳定和平和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提及古代贤人的事迹,体现了对历史智慧的尊重和学习。
结论:
这首诗通过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反思和情感体验。每一句都紧密相扣,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担忧以及对过去贤人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反映人生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