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文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后六句则借物抒情,以“感怀”为题。全诗通过咏物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被株连而无法施展才华、抱负的苦闷和愤懑不平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平生最恨的是官场中那些小人得志,现在却要像牵牛似的等着受株连。 谁让我触藩呢?是命运先让我遭遇了磨难! 海中的小岛少有草木,天南的雁也难以飞过。 夜深时,支颐静坐,看着霜月在院子里婆娑起舞(映照着自己的身影)。
【注释】 忽尔:忽然,突然。居诸:居住。不肯停:不愿停留。新诗:新作的诗歌。萦:缠绕。雪梦:如雪般的梦境。寒扃:寒冷的门户。同调:志同道合的人。孚(fú)声气:有共同的思想感情。时贤:当代的贤才。重典型:重视典范。敝庐:简陋的房屋。大武:指太行山。遥接:遥遥相接。数峰青:指太行山脉中若干座青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归后所写。 首句“忽尔冬将半”点明时间。“冬”字下加一“半”字
山间 战攻人世界,隐我入山间。 且作耽诗癖,谁云运甓闲。 【注释】: 山间:隐居山林中。 战攻:指征战。 人世界:人间世界。 隐我入山间:隐居山林。 且作:暂且。 耽:爱好、沉迷。 诗癖:喜爱诗歌的爱好。 谁云:何曾说。 运甓(pì):运土堆砌房屋。比喻辛勤劳作。 闲:闲暇,无事可做。 【译文】: 在纷扰的人间世界里,我选择隐居于山间。 暂且沉湎于痴迷于诗的爱好之中,谁说我闲暇无事? 【赏析】:
【译文】 山间的饥饿已经经历了千年,人可以忍受吃首阳的苦难。 忧虑烦恼只是徒自翻来覆去难以安眠,无事时可以快乐地游荡。 想起风云会合,回思雨露滋润,只今空寂,怎能不留恋沧浪? 注释: 1. 山间: 指山林之中 2. 饿已千秋久: 形容饥饿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3. 人堪饭首阳: 形容人可以吃到饭,像古代的伯夷、叔齐一样清高 4. 苦忧徒反侧: 形容忧愁烦恼只能在床上来回翻动 5. 无事笑徜徉:
山间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 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 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注释: - 平生未了志:指作者有未完成的壮志。 - 每每托逃禅:表示常常逃避现实,寄情于佛门。 - 不遂清时适:没有实现在太平盛世施展抱负的愿望。 - 聊耽野趣偏:偶尔偏爱自然之趣。 - 远钟留夜月:远处传来的钟声留在夜晚的月亮里。 - 寒雨静江天:寒冷的雨水让平静的江天显得更加宁静。
【解析】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不改栖迟趣”,不改变栖息迟慢的乐趣;“偏因诗酒降”,却因为饮酒吟诗而兴致勃发,精神振奋。“晨风摇远树,夜月照寒缸”
【注释】 感怀:感慨。联袂:指携手同行。分途送暮云:分道而行,送走黄昏的云气(暗指分别)。依刘:语出《晋书·刘琨传》,指刘琨在北方为政,后被石勒所杀。《文选》李善注引《晋书》:“刘琨为北单于时,与王浚笺云:‘今吾以一雪前耻,方思南迁;而群下异议,且当依刘氏而终。’”刘氏:刘琨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 第一句“朋来闲话旧”,是说朋友相聚,畅谈往事,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未伸靖节志,居此积忧忡。 退避依麋侣,流离傍蜃宫。 身闲因性懒,我拙任人工。 岛上风威厉,衾寒梦未终。 注释 1. 感怀:表达作者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2. 未伸靖节志: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3. 居此积忧忡:由于身处困境而内心充满忧虑。 4. 退避依麋侣:退隐到山林之中,与麋鹿为伴。 5. 流离傍蜃宫:形容自己四处流浪、无家可归。 6. 身闲因性懒:身体闲适是因为性格懒散。 7.
【注释】 1. 采薇思往事:采薇,古代一种植物,这里指代回忆。 2. 千古仰高踪:自古以来人们都仰望着你高远的踪迹。 3. 放弃成吾逸:放弃世俗的追求,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安逸。 4. 逢迎自昔慵:逢迎迎合,总是表现出慵懒的态度。 5. 花枯邀雨润:花朵枯萎了,我邀请雨水来滋润它们。 6. 山险倩云封:山险峻,让我用云朵来遮挡风雨。 7. 即此烟霞外:就在这烟雾缭绕、色彩斑斓的地方。 8.
【注】 积岁月:指岁月漫长。又看荔将花:又看到荔枝花盛开了。志欲希前辈:希望效仿前辈。时方重北衙:当时朝廷正重视北方。隐心随倦羽:心中隐藏着隐居的打算,随着厌倦官场的心情。寒梦绕归槎:寒冷的梦境萦绕着回家的船。忽竟疑仙去,新尝蒙顶茶:忽然间怀疑自己已经成仙而去,刚尝试过蒙顶山茶。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首二句写久居南方而思归,三、四句写思归而不得,五、六句写对隐士生活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