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源
赠总宪龚芝麓先生 楚江涵远润,衡霍动灵光。 哲辅乘时出,醇儒翊运昌。 卿材三策秘,帝眷九迁良。 绛灌功难并,夔龙让未遑。 殿前推执法,海内颂惟康。 久缺埋轮使,仍多题柱郎。 谁人持国纪,特与励官方。 密勿来申命,吁谟足大匡。 中丞亲佩印,副相独登堂。 文采兰亭聚,棱威柏府强。 朱轩排晓雾,白笔丽秋霜。 斗自驺幡解,邪因廌角藏。 格天封事切,名世表仪庄。 班剑连珠舄,微镫映紫囊。 鲍宣怀直亮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逐句翻译,注意重点词的积累,如本诗中“迁客”“音书”“射虎”等词语,最后进行赏析,注意赏析的角度是“意境”。 【答案】 迁客音书隔岁回;穷交万里塞垣来。 短裘射虎阴山暮,霜管题诗独石开。 辽海沙寒沈剑佩
注释: 秋末时节坐窗前淋着雨,我正为这凄凉的季节而感到愁绪满怀。更何况又是在一年中最凄清的秋季,雨水绵绵不绝地下了整整一天。 帘外扫过的是飘落的花瓣,芳径因此变得滑腻;渡口边摆卖的是新酿的美酒,夜潮也显得格外清新。 西林里鸟儿们归向那红色的树木,南浦边上轻快的小船儿驶向了白色的蘋藻。 料想你闲居在家时,一定会有所作诗吧?羊何宁会厌恨这种频繁的往来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
苍玉洞 郊行十里碧湍隈,缥缈苍岩见玉台。 石作莲花疑华岳,山移银阙近蓬莱。 仙人月夜骖鸾过,游女晴春拾翠来。 却恨斜阳催客骑,无由道左一衔杯。 注释: 1. 郊行十里碧湍隈:郊行十里后,来到了碧波荡漾的小溪旁。 2. 缥缈苍岩见玉台:缥缈的青色岩石下隐约可见一座如同玉台般的山体。 3. 石作莲花疑华岳:石头像莲花一样排列,让人联想到华山之巅。 4. 山移银阙近蓬莱
【注释】 玉华洞:山名,在陕西长安县南。寻山:访求山中风景。玉洞:指此山中的玉华洞。缥缈(piāo miǎo):形容山高而入云。飞楼:指山上的高楼。冷翠:冷绿。疑雨:像下雨一样。空岩:空荡的岩石。总似秋:总是像秋天一样。石坛:石制的祭坛。延鹤驾:指迎仙鹤登坛祭祀。麟洲:麒麟所游的地方。款段:马行的样子。真嗤马少游:真可笑马少游(唐人)。 【赏析】 《玉华洞》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如下:
暮抵汀州诘旦与成子分道 古风诗意绘生活 1. 诗词原文 暝螟方停辔,劳歌易感伤。 怪禽樗社里,孤犊火田旁。 淡月啼螺女,阴风舞蜃郎。 那堪同旅别,明发尉佗乡。 2. 注释 - 暝螟:黄昏时分,天色已晚,光线昏暗,如同萤火虫一般。 - 停辔:停下马,准备休息。 - 劳歌:劳累之后唱歌,容易产生伤感之情。 - 樗社:树木茂盛的社庙,象征繁荣。 - 犊火田旁:孤独的牛在田间燃烧的火光旁
春日过桐庐晤张无近 离情犹忆蓟门花,邂逅津楼感鬓华。 绣岭春深红乐润,晴江涨后白鸠斜。 迟迟拄笏看朝爽,历历挥弦对晚霞。 为问桐君仙宇近,玉潭几处满丹砂。 注释: 1. 离情犹忆蓟门花:离愁之情仍然像蓟门的花儿一样美丽动人。蓟门,指代故乡或旧地。 2. 邂逅津楼感鬓华:意外地在津楼相遇,感慨时光如白发般流转。津楼,泛指码头、船坞等水上建筑。 3. 绣岭春深红乐润:春天的绣岭景色深深迷人
【注】 1. 赣江舟次:即《舟中》诗。 2. 客行滩路惯:指诗人经常行走在水边,所以对水边的景致非常熟悉。 3. 无由访鹿车:意思是无法找到通往青原(山名)的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舟中即景所感,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双流移棹促,篷底乱山斜”。这是写舟中所见的江流景色。船行驶得很快,两岸的山峦仿佛要倒向水面,这既是实景,也是诗人想象。 “细雨红蕉叶,轻风白葛花
【解析】 此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时诗人由临安赴建阳,途经钱塘。钱塘为江流入海之处,故云“舟泊”。“舟泊”即船停之意,而“泊”又可作“靠岸”解。钱塘江口的江堤上有亭子,诗人在这里极目远眺,见海门山在对岸遥遥相对,水国之地,轻寒夜寂。隔岸青山上,有神禹庙;中流白浪中,有伍胥潮。春汛时,星星点点的渔火点缀在江面上;秋汛时,柳条披离地皮,随风飘摇。咫尺之间,便是画里风景。而“石尤”是江中礁石
注释: 旧山:故居或故乡。 无恙:平安无事。 挂烟萝:挂在烟雾缭绕的枝叶上。 此日:这年。 传烽:传递军情的烽火。 竟:究竟。 笳鼓:管乐器和鼓,泛指军队。 江关:长江边的关卡。 屯虎豹:驻扎着虎豹一样的勇士。 鼋鼍:即“鼋”,大龟。鼍,即“鼍”,鳄鱼等一类爬行动物。混:混合。 千重:层层叠叠。 锦树:形容繁花似锦的树木。 云暗:云雾遮蔽。 满目:满眼。 落照:夕阳照射下的景色。多:繁多。 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