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玉洞幽,缥缈上飞楼。
冷翠常疑雨,空岩总似秋。
石坛延鹤驾,云海望麟洲。
款段依乡井,真嗤马少游。
【注释】
玉华洞:山名,在陕西长安县南。寻山:访求山中风景。玉洞:指此山中的玉华洞。缥缈(piāo miǎo):形容山高而入云。飞楼:指山上的高楼。冷翠:冷绿。疑雨:像下雨一样。空岩:空荡的岩石。总似秋:总是像秋天一样。石坛:石制的祭坛。延鹤驾:指迎仙鹤登坛祭祀。麟洲:麒麟所游的地方。款段:马行的样子。真嗤马少游:真可笑马少游(唐人)。
【赏析】
《玉华洞》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如下:
寻山玉洞幽,缥缈上飞楼。
冷翠常疑雨,空岩总似秋。
石坛延鹤驾,云海望麟洲。
款段依乡井,真嗤马少游。
【赏析】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寒微,曾以“五校明经”应举,一试不第。大和中,再授太祝令。大中时,历侍御史、郎中。后辞官家居。与元稹、白居易友善,作诗婉约,乐府诗多首,长于讽刺,风格接近张籍。有《新唐书艺文志补传》。
玉华洞,在陕西长安县南终南山之巅,一名玉女洞,又名玉女祠。相传为汉武帝刘彻时,西王母所居之地。王建此诗即咏此山之景。
先写山中景色,后写游山所见。第一层前两句写山深林密,云雾缭绕,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仙境。后两句写山中空寂,令人产生飘然欲仙之感。第二层写诗人登山游览,见山中景色如画,又见道士设坛祭祀神祇,并有麒麟出现,于是感慨万分。最后两句写诗人下山归家,感叹自己不能与道士同游,只能嗤笑那些羡慕他们的人。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