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政学兼,咏歌通保赤。
人生不朽三,德言功并饬。
宓琴有遗音,言弦岂小术。
所望大雅材,风流追古昔。

汉阳舟次读张南山大令听松庐诗集题此奉赠

天教政学兼,咏歌通保赤。

人生不朽三,德言功并饬。

宓琴有遗音,言弦岂小术。

所望大雅材,风流追古昔。

注释:

1.天教:上天的旨意。

2.政学兼:政治与学问并重。

3.咏歌通保赤:诗歌歌颂了太平盛世。

4.人生不朽三:人世间有三位永恒的存在。

5.德言功并饬:道德和功绩并举,相辅相成。

6.宓琴:指古代的音乐。

7.遗音:留下的声音。

8.言弦:指乐器的声音。

9.风骚:指文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汉阳舟次时,读到张南山大令的《听松庐诗集》后,写下的一首奉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南山大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首联“天教政学兼,咏歌通保赤。”诗人认为,上天赋予了他治理国家和学问双修的能力,因此能够咏唱出太平盛世的美好。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对命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力的自豪。

颔联“人生不朽三,德言功并饬。”诗人认为,人生中有三件事是永恒的,那就是道德、言语和功绩。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颈联“宓琴有遗音,言弦岂小术。”诗人认为,古代的音乐有着美好的遗音,而弹奏乐器的声音也是一种艺术。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尾联“所望大雅材,风流追古昔。”诗人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大才的人,追求古代的风范和情趣。这两句诗表现了一种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张南山大令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