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运
我舟发襄阳,适逢蜀西客。 我乘船从襄阳出发,正好遇到从蜀地来的客人。 为谭船山诗,卓荦多奇格。 为欣赏张南山大令的《听松庐诗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且充满奇趣。 昨过汉江署,又遇诗中伯。 昨天经过汉江的官署,再次遇见了诗歌中的大师。 一见心已倾,盛名久赫赫。 第一次见面就深深倾倒,他已经声名远扬。 君家诗有源,曲江体堪式。 你的诗歌有根源,曲江体可以作为典范。 二公实继声,粤蜀气不隔。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岳州 风景何曾逊六桥,只添弱柳一千条。 湘娥尽日梳高髻,楚女于今学细腰。 客上紫荆吹铁笛,人过青草住兰桡。 湖山却有埋香恨,北郭云深厝二乔。 注释: 岳州:地名,位于今中国湖南省,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游览的地方。 风景何曾逊六桥,只添弱柳一千条。 湘娥尽日梳高髻,楚女于今学细腰。 客人登上紫荆山吹奏铁笛,人们经过青草丛中停驻着兰棹船。 湖山却有埋香恨,北郭云深厝二乔
岳州 九派长江浩荡来,巴州古号小蓬莱。 台能铸鼎千年在,楼为临湖四面开。 旧井潮寒空忆柳,仙山水冽尚呼梅。 不知家住湘西客,日过湘君醉几回。 译文: 九大水系汇入的长江浩渺而来,昔日的巴陵曾是小蓬莱仙境。 台能铸成千年之鼎,楼阁四面环湖如画卷展开。 旧井中潮水冷冽,空余回忆柳影;仙山泉水清凉,仍呼唤梅香。 我不知你家住何处,每日过境于湘君旁,沉醉其中数不清。 注释: - 九派
【注释】 鄂渚:湖北武昌。轻寒:微寒。柁牙:船头,即舵柄。移处:改变位置。趁归潮:趁顺风的潮流。第一桥:指沙阳渡口的桥梁。东风:春风。 【赏析】 清明时节,作者改舟从鹗城卞河晋发沙阳。鄂渚(今湖北武昌)轻寒迄未消,春意盎然,但天气仍然有些凉意。船行在长江上,正逢顺风,于是将船头移到了水流较缓的地方,以便顺着江水回家。 桃花有意随帆影,流出东风第一桥。诗人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美丽动人。
汉阳舟次读张南山大令听松庐诗集题此奉赠 天教政学兼,咏歌通保赤。 人生不朽三,德言功并饬。 宓琴有遗音,言弦岂小术。 所望大雅材,风流追古昔。 注释: 1.天教:上天的旨意。 2.政学兼:政治与学问并重。 3.咏歌通保赤:诗歌歌颂了太平盛世。 4.人生不朽三:人世间有三位永恒的存在。 5.德言功并饬:道德和功绩并举,相辅相成。 6.宓琴:指古代的音乐。 7.遗音:留下的声音。 8.言弦
诗句原文: 闻说香溪水,神仙旧有家。 岸低风簇浪,滩浅石笼沙。 入盏浑疑酒,当垆可试茶。 昭君已北嫁,空自衬朝霞。 译文: 听说香溪的水非常甘甜,相传这里曾是古代仙人的家。 岸边地势较低,风吹起波浪;沙滩浅而石头被沙子包裹。 倒入杯中仿佛是美酒,尝试煮茶就像在试味佳肴。 王昭君已经远嫁北方,只留下她那如晨霞般绚烂的笑容。 注释: 本诗中的"香溪"位于江岸五里的地方,隔了一条小溪而得名
我舟发襄阳,适逢蜀西客。 为谭船山诗,卓荦多奇格。 昨过汉江署,又遇诗中伯。 一见心已倾,盛名久赫赫。 君家诗有源,曲江体堪式。 二公实继声,粤蜀气不隔。 肯念苔岑缘,贻我松庐册。 盥露出琅编,一读一寻绎。 古调能独弹,灵境皆新辟。 精如丽水金,润如蓝田璧。 清如霜鹤音,健如云鹏融。 大声发水上,蛟龙丧魂魄。 读罢烛花残,不知东方白。 齿余兰芬多,眼觉沧溟窄。 以兹集众誉,实得非幸获。
鄂渚轻寒迄未消,柁牙移处趁归潮。 桃花有意随帆影,流出东风第一桥。
周启运是清朝的诗人。 周启运(1792~1853),字景垣,清代广西灵川县九屋乡江头洲村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担任过河南省洪县知县、湖北德安府知府等重要职务。在任内,他重教化、除水患,为官期间颇有功绩,得到了林则徐的高度评价
周启运是清朝的诗人。 周启运(1792~1853),字景垣,清代广西灵川县九屋乡江头洲村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担任过河南省洪县知县、湖北德安府知府等重要职务。在任内,他重教化、除水患,为官期间颇有功绩,得到了林则徐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