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畹玉
{诗句释义: 中庭有一鸟,不飞亦不鸣。 “中庭”指的是庭院。“有一鸟”说明有一只鸟儿。“不飞也不鸣”则表示这只鸟没有飞翔也没有叫唤。 非不能飞鸣,但恐凡鸟惊。 “非”表示否定,“不能飞鸣”意味着这只鸟不会飞也不会叫。“但恐凡鸟惊”表达了一种担忧,担心普通的鸟被自己的存在吓到。 问鸟从何来,仙山杳冥冥。 “问”是询问的意思。“仙山”指代神话中的仙境或者高远的地方。“杳冥冥”形容仙山遥远而模糊的景象
注释: 春夜,我独坐在斗室之中,听着雨声,看着月光,心中充满了寂寞和哀愁。 地上的杨柳被风雨打落,落在井边。 树上的叶子被风吹走,海棠花的影子也消失了。 月亮很微弱,云层很薄,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只有这万籁俱寂的时刻,才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平静。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雨的诗。诗人通过描写夜雨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首句“春气上空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旷的树林中
平湖曲 平湖湖水西复东,春光淡沲天朦胧。 石桥寒浪涨新雨,晴鸠破晓呼东风。 东风著柳全无力,新雨飘花可怜色。 注释: - 平湖:湖泊。 - 西复东:来回、往复。 - 春光:春天的阳光。 - 淡沲:模糊不清。 - 天朦胧:天色昏暗。 -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梁。 - 寒浪:寒冷的波浪。 - 新雨:刚刚下过的雨。 - 东风:春风。 - 著:吹动。 - 柳边:柳树旁边。 - 百尺红楼
南浦 南浦,指水边或江畔的地方,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春意正浓的南浦让人感到无可奈何。 注释:南浦 - 地名,指江南地区,特指水边或江畔的地方。春深 - 春天已深,万物复苏,景色宜人。奈若何 - 表示无奈,无可奈何。楝花风里听吴歌 - 在风中聆听着吴地的歌谣,感受那里的风情。马头芳草含红雨 - 形容马头的芳草上覆盖着红色的雨滴。船尾寒涛拥翠螺 - 形容船尾被寒冷的波浪包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光明媚,桃李盛开,路旁行人来往,夕阳西下,诗人感慨时光易逝,人生渺茫。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春来桃李发,花开盈路旁。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了,桃花李花都开了,满路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路旁多行人,及此风日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路上有许多行人,因为天气晴朗,所以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斜河带山径
七夕兰韵堂雅集和韵 良友真如胶漆投,相逢不叹路何修。 - 良友:好朋友 - 真如胶漆投:形容友情深厚,像胶水和油漆一样牢固 - 相逢不叹路何修:即使道路遥远,也不觉得遗憾或叹息 频年乞巧应题壁,今夕穿针懒上楼。 - 频年:频繁的年份 - 乞巧:古代传说中一种祈求织女赐予美丽姻缘的仪式 - 题壁:在墙上题诗作画 - 今夕:今天晚上 - 穿针:缝纫技术之一,常与七夕节相关联 - 懒上楼:懒得爬上楼
【注释】 八月:秋季。下严霜:即下霜,指秋初天气冷,有霜冻。倏:忽然。 四时:一年四个季节。易终:轻易结束。 芳菲:花木茂盛的时节。 【译文】 八月秋霜降,万物突然改。 四季容易过,兰菊与谁采? 花落无人捡,零落为何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秋霜降临,万物凋谢之景象;颔联写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颈联写芳菲一过,便无余香可赏。全诗借物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
【释义】 白天容易看见雪,冻云时未退去。 一夜窗户冷清清,山色远在天边渺。 【赏析】 首句“地白天易晓”用反衬的手法写雪后初晴的景色:白天容易见到雪,表明积雪厚而密;“冻云时未去”,说明天气还寒冷;这两句写出了雪后初晴的景色。第二句“绿窗一夜寒”写诗人自己所见的景色:一夜之间,窗子上积着厚厚的白雪,屋内一片寒气。第三句“青山渺何处”是诗人自己的感受:青山茫茫,看不见边际,这两句是说,雪夜
丙辰除夕 共迎新岁复何求,亦有人多卒岁忧。 不信请从城市听,几家欢笑几家愁。 注释: 1. 丙辰:指农历三年的丙辰年。 2. 除夕:旧时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又称大年夜、岁除之夜等。 3. 多卒岁:许多人都在为新的一年忧虑、担忧。 4. 不信请从城市听: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可以听听城市里人们的谈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丙辰年的除夕夜所作,通过描绘城市的喧嚣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忧虑
注释:外子(你的儿子)落榜后,我写下这首诗来安慰他。 北地的凉风早已吹过,一声长笛声中充满了怨气。 那匹悲嘶的瘦马不要乱踢乱跃,秋天的原野上草长得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