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注释】 二十九叠前韵再和纶香先生 云天:喻指高远的志向。 感:感激。 谊:情义,友情。 佳什:好文章。 贲茅衡:用草编的秤,比喻简陋的文墨。 愧对联吟侣:惭愧于与诗友结伴吟诗作对。 没世名:终身名誉。 杏林仙术贵:比喻医术高明。 床笏:旧时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笏板,象征地位。 故家荣:指家族有荣耀。 君有祖遗砚,磨砻世世耕:你有一个祖传的砚台, 用来磨墨,象征着世代传承。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七言律诗。诗人在晨兴写诗后,又去看那盛开的菊花,看到它们在秋阳下笑口微开,便想起为菊忘寝馈食的人来,不禁连人带菊都爱得要命。接着想到陶渊明和刘阮的故事,他们爱菊如命,但最后却都一去不返了。诗人感慨不已,决定重聚一次,与三叔祖共赏菊花。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晨兴诗稿才誊罢”,清晨起床,拿起笔来书写诗稿,刚写完几句,忽然又觉得菊花太美了,想去看看,于是出门看花
三十五叠前韵和松盦先生 才华文待诏,器识武元衡。 出塞浑忘瘁,游梁早得名。 笏山遗泽远,苍石著书荣。 舒啸东皋叟,南郊又策耕。 注释: - 才华文待诏:才华出众的人,等待皇帝的任命。 - 器识武元衡: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见识,如同武将一般刚直不阿。 - 出塞浑忘瘁:在边疆征战多年,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 游梁早得名:年轻时就已经闻名了。 - 笏山遗泽远:笏山,即笏山寺,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聚会之地
【注释】 四、五两句:芳草、广陵高调、金马微臣、铜驼壮士。 六、七两句:荆棘、山河、三千、百二、荒芜。 八句:公,指王之涣。 九、十两句:知公独有千秋意,珍重瑶华比六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续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写景,境界雄浑阔大,气势磅礴;而此诗则着重抒情,感情深沉凝重。全诗以“芳草不知何处是,广陵高调世间无。文章金马微臣泪,故国铜驼壮士吁。”起笔
【诗句释义】 1. 斯文将丧人心去,往古来今几盛衰。 斯文即将丧失,人心已远去;往古至今,有几盛世? 2. 大造昏昏犹未醒,神州岌岌岂能支。 天地之大造依然昏昧不清,神州大地岌岌可危,哪里还支撑得住? 3. 横流思挽情难已,名教无存意怅而。 乱世之中,我思念挽回,但感情无法表达,内心惆怅不已。 4. 最近军书警风鹤,联翩急电又星驰。 最近朝廷的军书传来,如同风中之鹤、天上流星般急速传达,形势紧迫
【注释】 非秋:不是秋天。横江:指江水横流。杞忧:比喻忧愁。天容:天气。阴晦:阴暗。寇欲来:敌人即将到来。且醉数杯浇块垒:暂且喝酒排遣心中愁闷。寇:指入侵的敌人。 【赏析】 “非秋”二句:意思是说,秋风萧瑟,江风怒号,从北边吹来的乌云遮天蔽日,遮住了视线,使人无法看到远方的景物。此句为第一联,以风雨暗喻战争,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内心的苦闷。 “瀛海”二句:瀛海,即渤海。惊涛,即波涛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畴昔鲁齐贤令尹,而今衡泌乐栖迟。 - 解释:在往昔,鲁国和齐国的贤人曾担任令尹,如今他们选择在衡山与泌水的山水间隐居生活。 - 注释:「令尹」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官职,负责管理国家的重要事务。「贤令尹」指那些才智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 赏析:诗人以历史人物作为比喻,表达了对过去贤能之人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即追求精神的宁静和物质的享受,选择了隐逸的生活。
【注释】 忧患:烦忧,忧虑。一筇:指手杖。支:撑住。强颜:勉强装出笑脸。希世:迎合时世。垂暮:接近死亡。差喜:幸好。 【译文】 一生的忧患劳碌又有何补益?百病缠身使我衰老更加厉害。 早早就已失去了千里志向,闲居无事却能依靠拄杖为生。 勉强装出笑脸迎合时世的人并不是真的,临近死亡却还追随权贵也真是可怜。 幸好经商还能顺手,不必像那些奔波于风雨之中的人那样辛苦。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钱君翰的赠答
松柏岁寒苍翠滴,是翁矍铄胜吾衰。 忧时解脱几杯醉,乐处婆娑一杖支。 当日看山青未了,此心如水素乎而。 旧游白发几人在,骥骨雄奇老欲驰。 注释:松柏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苍翠挺拔,那老翁精神矍铄,胜过了我这样的衰弱之人(松柏岁寒苍翠滴,是翁矍铄胜吾衰)。他忧虑时政,常常借酒浇愁,快乐时则手执拐杖,自在地行走(忧时解脱几杯醉,乐处婆娑一杖支)。回忆起当年游览山水的情景
赏菊联吟时已过,消寒纵酒愿来无。 - 赏菊联吟时已过:指的是过去的秋天,也就是菊花盛开的时候,大家一起赏菊并吟诗作对的盛景已经过去了。这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 消寒纵酒愿来无:意思是在冬天寒冷的日子里,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取暖,希望这样的欢乐时刻能够再次到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冬日聚会的喜爱,以及对这种温暖氛围的珍惜。 安排诗律工谁比,鞭辟文心静不芜。 - 安排诗律工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