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音
三月望日楼居火后示大儿佩璜 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注释: 三月望日:指农历三月十五日的望日,即夏至日。 楼居火后:指楼被烧后,居住在此。 示:给、告诉。 大儿:长子。 佩璜:人名。 注释: 译文: 高楼被烧毁,只剩下一片荒芜,想要修补房屋又无从下手,只能重新购买珠玉。
昕夕画水兼画山,淋漓元气在笔端。此图神妙信杰作,谁欤抗手惟荆关。 连云欲接富春岭,鼓棹直溯桐君滩。晚饭雕胡然楚竹,路转山腰见茅屋。 日冠山衣尔何人,想见土风尚纯朴。自笑频年车历鹿,子舍栖迟就微禄。 吾家旧在湖山澳,别来几度春山绿。曷不言归种杞菊,晴窗展画三摩挲,移情如奏成连曲
前身风格是林逋,筑室仍依西子湖。 班左妍词才独妙,郝钟懿范世应无。 扫除铅粉留真韵,点染溪山入画图。 却忆当年同里闬,相寻翻似隔蓬壶
曾课嵇男住岁馀,简编勤诵发慵梳。 偶缘红药为佳婿,更恋蘋花却聘书。 老去稻粱谋野鹤,才高沧海掣鲸鱼。 华亭同愧沾尘土,愿借春风一扫除
高楼一炬委荒芜,补屋何从更买珠。 酿酒已无田种秫,打门犹有吏催租。 昼操薪桂慵拈笔,夜对缸花学辟纑。 尽付郁攸无长物,舟居陆处总艰虞
尽日钩帘坐,风光亦复佳。 鸟栖云护竹,人静月横阶。 对酒忘羁旅,翻书遣老怀。 时时学吴咏,自击隐居钗。
岂薄雕虫技,翻思汗马功。 生当封定远,梦合笑文通。 圣代烽烟静,儒生意气雄。 百年同一掷,感慨画图中。
徐德音是清代的著名女诗人,字淑则,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生活在清乾隆年间,与多位文人有着交往。 徐德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她的个人生活和学术成就也颇为引人注目。徐德音的父亲是漕运总督徐旭龄,母亲则嫁给了江都的许迎年,而同知佩璜则是她的丈夫。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徐德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这也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徐德音是清代的著名女诗人,字淑则,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生活在清乾隆年间,与多位文人有着交往。 徐德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诗人,她的个人生活和学术成就也颇为引人注目。徐德音的父亲是漕运总督徐旭龄,母亲则嫁给了江都的许迎年,而同知佩璜则是她的丈夫。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徐德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这也为她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