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曾炘
郭曾炘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其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官场的转变,再到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以下是具体介绍: 1. 早年经历 - 科举成就:郭曾炘在光绪六年(1880年)考中进士,并入直枢衡,先后掌礼部多年。他的这一经历标志着他步入了仕途和文学创作的高峰。 - 政治与文化互动:在官场上,郭曾炘与多位政界权要及学林名流有交往,如溥仪诏赠太子太保,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文学创作 -
秋暑索居案头惟亭林南雷两家诗时复展玩各题一章
桑海多传变徵音,钜篇谁解读亭林。 依然清庙明堂体,未肯亡明一寸心。
旧政务处海棠花下追怀寿州长沙二老
二老风流不可亲,庭隅负手独逡巡。 青油日看宣明面,知有花枝解笑人。
自题集遗山律句百首后
曹毗一片光明锦,白地裁为负贩衣。 偶借酒杯浇磊块,九原可作幸无讥。
愧室丁未试御史报罢余赠别有当代南雷人不识之句子益方裒集其生前酬唱之作书来属补录附此追挽
易箦丁宁愿竟虚,横流一决遂沦胥。 南雷若使生今日,应废《明夷待访》书。
德宗景皇帝实录尊藏皇史宬礼成恭纪
衣冠拜表上彤墀,九庙神灵鉴在兹。 伏案头童才蒇役,攀弓泪尽总衔悲。 金銮故事空留记,玉几群公孰受遗。 虮虱微臣惭报称,剩从家乘纪恩私
雨夜不寐杂取案头书读之
万感何来迸似潮,披衣强起亦无聊。 古人传者皆糟粕,独夜凄然此晦潇。 永忆对床隔黄壤,犹疑听漏近丹霄。 耳根彻夕琅琅响,知碎庭隅几叶蕉
客有询近作者书此示之
唐宋藩篱略未窥,狂歌自写此心悲。 吾生不幸多言中,天意终无厌乱期。 临水登山行已老,吟风弄月复偕谁。 思量何物供诗料,还学毗耶杜口宜
钞吴野人陋轩诗一册书后
陶杜而还有此诗,渔洋确士未真知。 苦吟落得身贫贱,残烬应关鬼护持。 上座敝衣名士会,荒丘宿草故交悲。 篝镫录罢重寻讽,益信潘翁不我欺
杏城侍郎以次韵樊山秋柳诗见示仍次原韵奉和
柔条岂耐雪霜侵,忍见飘零万缕金。 攀折行人朝复暮,蹉跎芳序昨成今。 江潭何限悲摇落,海水分明阅浅深。 回望扶桑丽朝旭,菀枯难与问天心
雨后与熙民过榆园
一雨何当为洗兵,帘栊相对不胜清。 昙花偶现犹疑梦,杯酒重拈且压惊。 幕燕翻飞浑未定,池蛙怒聒底难平。 晚晴景色无多子,愁听斜阳鼓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