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曾炘
【注释】 丰润:地名,今北京丰台区。早蹶:指早年死去。义宁:即江西九江。晚屯:即晚年隐居。更谁戮力神州:还有谁能够为国效力?一老慭遗:一老将垂死之际,犹念及国家兴亡之事。剥果蒙泉关运:剥去果实,蒙受泉水之恩。关运:指国家命运。仪徵:古县名,在今安徽。研经:研究经典。湘乡:指张之洞的故乡湖南长沙。求阙:指求得帝王圣上的赏识。盱衡:注视。师:师法。 【赏析】 此诗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光景何新鲜”一句中的“景”,指风景、景色;“光”,指日光;“光景”,本义是日月的运行和光明,这里借指时间、岁月。这一句的意思是时光多么新鲜啊!“文工画妙各臻极”一句中的“工”,指艺术;“画”,指绘画;这一句的意思是:文章写得好,画得妙;各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杂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分利日以众 这句话意味着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争抢不休。"分利"是指利益分配,"众"则表示众多的人。 - 生利口以微 “生利”在这里指的是产生利益或收益。“口”通常指说话,“微”则表示微小。这里的意思是在谈论利益时,往往是那些言辞不多、不善于表达的人。 - 往在承平日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和王胜之韵》。 译文: 老生有常谈,无欲观其妙。 覃溪借评画,下士皆大笑。 岂知至人心,如镜常皎皎。 燕处谢荣观,超然尘壒表。 四王擅名家,古逸惟元照。 晴窗偶展卷,借题抒腹稿。 疏林带茅屋,风帆逐飞鸟。 一重一掩间,烟云互萦绕。 直与造化游,匪矜神貌肖。 旷林日干戈,庸流空自扰。 扁舟者谁子,危坐方持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友人王胜之的作品时所作
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勤恪督楚时》,其译文如下: 勤恪督楚时,吾祖同疆寄。大难适初夷,急在培元气。抚臣职治民,地与益阳异。推贤本公忠,刚柔亦互济。不争赫赫名,岂恤悠悠议。奏牍兹具存,经画皆至计。国家建行省,命官有深意。元丰议省并,祇以便专恣。荆襄据上流,承平慎择帅。奈何任无赖,轻举江东弃。始信古人言,将亡必多制。与君籍金闺,通家逮四世。白首役汗青,同舟话故事。连楹赐书在,骏烈惭弗嗣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晚年时所作,内容上多写其晚年的感慨,风格上则显得沉郁而悲凉。“杂诗”二字点明了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晚年感慨的五言古诗,但并不局限于写哀老伤怀,而是通过咏史抒怀,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以及对自己一生功业的反思和总结。全诗以议论入诗,议论之中又蕴含着感情,既有豪迈之词,又有沉痛之语;既表达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也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春服亦既成”
杂诗 《国风》结束于《曹》《桧》,战国时期再无诗歌。汉魏稍显萌芽,齐梁更加卑劣。 治理太少,乱世日多,《雅》《颂》也渐被忽视。千年一遇的诗人,牛酒不饱饥渴。 后人评论皮骨,流派纷乱分歧。无病呻吟,世人仍怀疑其继之。 白贲本来无色,大乐贵在声稀。寂寞谁来娱悦,谷音或许庶几。 【注释】: 1. 《国风》:古代汉族诗歌的总称。 2. 终:《国风》结束。《曹》、《桧》:指曹植和秦桧
杂诗 蛣蜣工转丸,寒蝉但饮露。 匪惟所性殊,能事亦天赋。 寿陵学邯郸,乃反失其故。 弈棋志鸿鹄,兼营终两误。 八极何茫茫,出门即歧路。 瓮中有天地,章亥不能步。 注释:蛣蜣(qiú qíng)是一种昆虫,它通过转动自己的球状身体来传播种子。寒蝉是秋天的一种蝉,它们在冬天会寻找食物。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两种生物各自不同的生命特性,以及它们的生存方式和习性。“非惟”意味着不仅仅
【注释】 书钞本杜诗后 :这是一首题画诗,虞山笺杜诗就是以虞山的刻本《杜工部集》为底本,进行笺注。毕生萃心力,指毕生精力都倾注在杜诗研究上。“訔鹤”,即鹤,古人认为仙鹤是长寿之物,故用此语形容人的高寿。较然分黑白,指对杜诗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明显区别。稼堂、义门,都是作者的好友或弟子。纠缪纷指摘,纠正错谬,批评指摘。芟薙其榛芜,意谓铲除杂草,使诗歌内容更加精练。十犹八九得,意思是说经过整理
杂诗 利欲中人心,若火始焰焰。 福善祸淫理,衰时或不验。 君子道其常,束身懔圭玷。 父师所提诏,旦明俨昭鉴。 谨微犹恐忽,纵暴安有餍。 彼昏坐不知,吾侪惧天厌。 三复望溪言,顽躯足针砭。 注释: - 利欲中人心,若火始焰焰:指人们被利益和欲望驱使,如同火苗般燃烧。 - 福善祸淫理,衰时或不验:指善恶因果的道理,在衰落时可能并不完全显现出来。 - 君子道其常,束身懔圭玷:君子遵守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