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曾炘
《题徐晴圃中丞从军图》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时杜甫在长安。 译文: 睿皇即位之初,诛杀杨骏,杨珧等人; 在朝廷上,不谈论战事,但雍容自若。 川湖之地的叛军仍在骚扰,太阳下的修罗(指吐蕃)却养痈成疾。 皇帝派遣重臣率禁卫部队,三千铁骑如猛虎出山。 皇帝亲承天意,授予机宜,挑选军中智囊开设幕府。 舍人早朝于大明宫,那时还在家读礼书。 金戈铁马,古训有之,应征入伍
【诗句解释】 1. 延秋夜啼乌,达官尽避走:延秋指的是深秋,这里用来形容天色已晚。夜啼的乌鸦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达官”指的是高官显贵。因为深秋夜晚乌鸦的悲鸣,所以这些达官显贵都纷纷避开了这个地方。 2. 栖栖复皇皇,可笑丧家狗:这里的“栖栖”和“皇皇”都是形容忙碌的样子,但在这里更强调的是慌乱不安。“丧家狗”原本是形容一个人失去了家,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达官显贵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从手法、主题等角度分析,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做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诗的注释与赏析: ①适情:适应自己的心情。 ②长物:多余的物品。 ③累:拖累。 ④长安:指唐都长安。 ⑤矧:何况。 ⑥饥驱:饥饿驱使。匪:通“非”。自由:随意。舍置:舍弃。 ⑦赘疣:赘生物,比喻多余之物
【注释】 ①黄璞里: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②通德存赐书:指皇帝赐给我的御书。 ③远宦偶归来:我远离家乡做官回来时很少。 ④什九饱蠹鱼:大部分书被虫蛀了。 ⑤先畴无一亩:先父去世已多年,家中没有一亩田。 ⑥带经锄:拿着农具,即耕田,这里指读书人。 ⑦春曹三十载:春天耕种的时候已经三十二年。 ⑧退食鸡栖车:回家吃饭后,坐在车里休息。 ⑨阅肆掠剩残:到书市上翻找剩下的残书。 ⑩寸与铢:一寸和一铢
杜公被尊为诗圣,他写的诗包罗万象。 他在大云寺中赞颂杜甫的诗,和选诗一样。 我过去经常听到他的诗句,却猜不到他的意思所在。 现在我仔细研究杜甫的诗歌,才知道他的作品豁达、明朗、含蓄。 他当年陷入贼寇之中,这就是他窜匿的地方。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只要时间很短,都能记住他曾经来过这里。 在复壁中藏有赵子昂的画像,北海王李侃与杜甫交情深厚。 杜甫穿的衣服鞋子以及喝的酒都是用醍醐制成的
【注释】 中丞公:指张孝祥,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癸酉,宋孝宗淳熙二年。鄂闱:即湖北省的科考考场。拟墨原稿,即科举考试时所写的试卷。沄儿,字元长,张孝祥之妾。装潢成册:《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欲改汉制,以《周官》为蓝本,制定新的制度,令“诸文书改易者,辄奏上,不得下用”。此谓将试卷装订成册。题其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此处是说
诗句解读: 1. 先中丞公癸酉鄂闱拟墨原稿沄儿装潢成册敬题其后 - 先中丞公: 这是对一位名叫"先中丞"的人的尊称,可能是他的名字或职位。 - 癸酉鄂闱: "癸酉年"指的是农历年份,"鄂闱"则是指湖北的科举考试。这里特指某人在癸酉年的湖北科举考试中的作文。 - 拟墨原稿: 原稿是未完成的作品,"拟墨"则表示已经拟写的文章。 - 沄儿装潢成册: "沄儿"是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助手
【题第四女葆薏遗画】 老翁百念俱灰槁,不作人间无益悲。 结习但思文字托,偶传遗语念渠痴。 注释: 百念俱灰槁:百种念头都像枯萎的草木一样,形容心中没有一点希望,感到绝望。 结习:指佛教所说的烦恼习气,即因缘和合而形成的种种执著、分别、对立等心理状态。 文字托:用文字来寄托。 遗语:遗留下的言语。 赏析: 《题第四女葆薏遗画》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与思考
【注释】 先中丞公:即先中丞,即先朝中丞。癸酉年,指乾隆五十三年,当时是科举考试的年份,所以诗题中的“拟墨”指的是应考。原稿:原稿是未定稿的意思。沄儿:作者的字。装潢成册:把诗稿装订起来成为册子。敬题其后:在诗稿上题诗以示敬意。 【译文】 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选,九岁时重温旧学时仍念及寒儒。 家传的燕支笔(即毛笔)书写的文章,手泽犹存足以让人一集都读。 【赏析】
【注释】 中丞公:指中书舍人、中书门下平章事李中书。癸酉: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鄂闱:指科举考试,在湖北武昌举行。拟墨原稿:指准备上疏的草稿。沄儿:指诗人的儿子。装潢成册:将草稿装订起来制成书本。敬题其后:在书的背面题写诗。 译文: 我儿子李沄儿帮我把父亲准备上疏的草稿装订成书,恭敬地把它放在案头。 父亲为官多年,终于得到了辞官回家的机会,他高兴地挥笔写了辞官表章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