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曾炘
【注释】 ①韬斋主人:作者友人,字韬斋。先王父:祖父。 ②十日一水五日石:指冬至(12月21日至2月19日),古人认为“冬至后第五日为次阳”。昆仑方壶:传说中昆仑山的方壶,相传是黄帝所铸,用来收藏神物和图书。侈真迹:形容图画逼真传神。 ③装堂铺殿精楷模:意谓画中景物布局得当,形象生动。 ④怒气作竹喜气兰:用竹木来比喻画中的竹子,用兰花来比喻画中的花卉。 ⑤小蕊大开足意趣
长少白制府见访话旧 三十六城老都护,倾盖初逢讶如故。 生刍一束见君情,候尉相望断书素。 皋兰玉节控万里,谁知海内风尘起。 赢得筹边双鬓霜,恨不臧洪同日死。 建威销萌岂无策,老谋不用长太息。 汉家九鼎重如山,夜壑移舟一夫力。 三径就荒归去来,大弨挂壁生尘埃。 海滨不遇田横客,独礼文殊上五台。 译文: 三十五年前我在京城做官,那时是元丰二年的春天。当时你刚刚从北方来到京城,我们相见恨晚,彼此都很惊讶
南厓非奸相,门下乞削籍。 谬种孰流传,亦被春秋责。 南厓指张商英,商英是南宋奸相,他因权倾朝野而得罪。门下一个名叫李纲的大臣上书请求削去他的官职,以显示朝廷的公正。 和战处两难,群矢期中的。 战争与和平都是难以决定的,就像射箭时目标要中在靶心一样困难。这是对国家大事难以决断,需要权衡利弊的描写。 智哉卫足葵,急流能勇决。 智者如足葵,在急流中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这是对那些有智慧
烽火照甘泉,宫车急西迈。 烽火:指边疆的警报。烽火是古代边境报警用的信号物,这里借指边疆有战事,皇帝出行戒备。 甘泉:汉武帝所建的宫殿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宫车:皇帝的车驾。 西迈:向西行进。 七十秃老翁,抱印趋行在。 七十:指年纪很大,七十为古时老人的高龄。 秃:形容头发全白。 老翁:年老的男子。 抱印:拿着朝廷授予的印信。 趋行在:前往皇帝所在的地方。 行在:皇帝居住的地方,代指皇帝。
【注释】 书钞本杜诗后:这是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抒发了对唐王朝衰败的担忧与哀伤。 杜陵际丧乱:杜陵是杜甫的故乡,这里指唐朝灭亡。 每饭不忘君:意思是说每当吃饭的时候,都会想到皇帝,怀念他。 许身稷与契:稷,古代的农业家;契,古代的贤人。这里是说诗人愿意像他们一样为国家效力。 世尤骇其言:意思是社会大众都对他的言论感到惊异和震惊。 固生忧黎元:本来,诗人就担心人民的疾苦。
注释: 与(yǔ,给)枢直旧友(zhí zú yǒu),追话(qù huà)诸老(shuò lǎo,指前辈或先贤)轶事因志其语(zhì qǐ yí shì yīn zhì qǐ yí shì)。 少年冯涿州,晚慕傅春和(yǒng mù fū chūn hé,年轻时仰慕傅春和,即指古代的名士)。 推贤亦下士(duī xiān yě xià shì,推崇贤能的人也尊重地位低下者)。 赡(shàn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皋的《与枢直旧友追话诸老轶事因志其语》的诗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藏地连西南,全蜀藉屏蔽。 注释:西藏地区连接西南方向,全蜀地区如同屏障一般。 维州已归顺,庙谟忍轻弃。 注释:维州已经归顺朝廷,但朝廷却轻易放弃了庙谟。 桑榆犹及收,荐贤亟自代。 注释:桑榆时期还来得及收拢,推荐贤才急于自己代替。 碧血埋苌弘,谁理西康议。 注释:碧血被埋藏起来,谁来讨论西康的事情。
【解析】 “欧风日东渐”一句:指唐代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了东方。 “六籍谁复亲”:指《诗》《书》六艺之经典,现在又有谁还去亲近? “迂儒不解事”:指迂腐的儒家学者不懂实际。 “祖龙恣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孔壁未尽湮”:孔子的庙堂至今还未被完全烧毁。 “吾观今日事”:观察今日之事。 “酷烈甚暴秦”: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残酷。 【答案】 译文:
【注释】 神武:指唐太宗李世民。庙谟:国家大计。陆沉:指南宋灭亡,金兵南下。神州:祖国。乾坤:天地。 【赏析】 徐晴圃,名世蕃(1460—1523),字晴圃,号西台,浙江海宁人,明代文学家、画家,以诗著称,尤善七绝。这首《题徐晴圃中丞从军图》是徐诗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描绘一位爱国诗人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
与枢直旧友追话诸老轶事因志其语图谶说淳风,祸唐知不免。 乡曲老书生,乃亦妖梦践。 前生故渺茫,置身忽鼎铉。 私印默自镌,画禅且游衍。 注释: 1. 图谶说淳风:图谶是古代的一种预言方式,用图画和文字来表达未来的变化。淳风可能是指一种风气或文化氛围。 2. 祸唐知不免:唐指的是唐朝,祸唐意味着可能会给唐朝带来灾难。知免表示知道避免或减轻这种灾难。 3. 乡曲老书生:乡曲通常指乡村或边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