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日东渐,学说竞趋新。莘莘黉舍子,六籍谁复亲。
《法言》久覆瓿,《论语》可代薪。迂儒不解事,矩薙守先民。
庄生尝窃笑,章甫适文身。徒然抱残缺,终恐委灰尘。
祖龙恣焚坑,孔壁未尽湮。吾观今日事,酷烈甚暴秦。
浮生无百年,遘此大化沦。成毁何足道,掩卷潜悲辛。

【解析】

“欧风日东渐”一句:指唐代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了东方。

“六籍谁复亲”:指《诗》《书》六艺之经典,现在又有谁还去亲近?

“迂儒不解事”:指迂腐的儒家学者不懂实际。

“祖龙恣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孔壁未尽湮”:孔子的庙堂至今还未被完全烧毁。

“吾观今日事”:观察今日之事。

“酷烈甚暴秦”: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残酷。

【答案】

译文:

唐代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东方了。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人们却越来越不重视经典了,有谁能像《诗经》《尚书》等经典一样亲近呢?

《论语》和《法言》这两部书,过去是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依据的,可是今天它们都被放在一边不再读了。那些迂腐的儒学者不懂得这些道理,他们只知固守传统而不知变通。就像庄子那样的人曾经对此讥笑。

我们这些人只能抱着残缺不全的东西,最后恐怕还是归于尘土。

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而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但是,他的书还没有烧完,孔庙也没有毁完。《史记》上记载说孔壁的藏书至今还没有被全部销毁。我看现在的形势,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残酷。

我感叹浮生短促,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诗人由唐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盛况,想到当今世风日下,对经典的忽视。“检藏书感赋”,点明题旨。“欧风日东渐”,意谓韩文的声势,已波及东方;“学说竞趋新”,则是说当时的学术界,都崇尚新奇。“莘莘黉舍子”,写学校中青年学子们,“六籍谁复亲”,写这些学子们所亲近的,只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类的经典著作。这两句是说,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已经影响到广大青年学子,使他们对传统的经典著作,也不再以尊敬的态度去看待。“《法言》久覆瓿”,是说《法言》这部著作,过去曾一度被人冷落,现在又重新受到重视了;“《论语》可代薪”,是说《论语》,可以代替柴火,用来取暖御寒。“迂儒不解事”,是说迂腐的儒家学者,不懂得什么是实际需要的东西。“矩薙守先民”,是说那些恪守古训的儒者,只知道死守古代的规矩,不知变通。

中间四句为第二段。“庄生尝窃笑”,是说庄子曾讽刺这种拘泥于古训、不知变通的迂腐行为。“章甫适文身”,是用《庄子.缮性》篇中的材料来加以说明。意思是说,庄子主张随俗,认为穿鞋戴帽与画花绣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徒然抱残缺”,是说那些迂腐的儒家学者,只知道抱着古代的一些陈规旧制不放,不知道有所创造、有所发展。“终恐委灰尘”,是说如果继续抱残守缺下去,恐怕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东西,被扔到尘埃里去了。

结尾两句为第三段。“祖龙恣焚坑”,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一些反对他的儒生统统杀掉了。“孔壁未尽湮”,是说孔庙里的许多书籍虽然被焚烧掉了,但是还有许多书籍没有烧掉。“吾观今日事”,是说从今以后的情况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酷烈甚暴秦”,是说比秦始皇焚书坑儒还要残酷的暴政。“浮生无百年”,是说短暂的人生,没有一百年的长;“遘此大化沦”,意思是说,遭受到这种残酷的统治,就要灭亡了。“成毁何足道”,是说成功或者失败都是不值得说的。“掩卷潜悲辛”,是说掩卷沉思的时候,不免要发出叹息,感到悲哀。这里所说的悲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悲哀,也不是因为自己的事业没有成就而悲哀,而是由于对于这种惨无人道的暴政感到痛心疾首而发出来的哀叹。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苦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