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称诗圣,众体无不备。
大云赞公房,乃与选诗类。
向来信口读,未测意所谓。
近览杜园说,乃知豁蒙翳。
当年陷贼中,此为窜匿地。
去来与信宿,踪迹皆可识。
复壁藏赵岐,北海侔高谊。
巾履及醍醐,衣食兼赒济。
脱身有天幸,麻鞋达行在。
右丞与司户,误被罗网致。
托疾以自全,亦未伪职试。
台州竟死谪,辋川亦作废。
少陵屡赠诗,湔祓至一再。
后儒顾不谅,执此为訾议。
往者粤寇乱,名臣若汤戴。
皆无效死责,慷慨轻就义。
承平重气节,清议犹可畏。
道咸去岂远,风尚乃大异。
纷然鸟兽散,咄咄真怪事。
杜公被尊为诗圣,他写的诗包罗万象。
他在大云寺中赞颂杜甫的诗,和选诗一样。
我过去经常听到他的诗句,却猜不到他的意思所在。
现在我仔细研究杜甫的诗歌,才知道他的作品豁达、明朗、含蓄。
他当年陷入贼寇之中,这就是他窜匿的地方。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只要时间很短,都能记住他曾经来过这里。
在复壁中藏有赵子昂的画像,北海王李侃与杜甫交情深厚。
杜甫穿的衣服鞋子以及喝的酒都是用醍醐制成的,他的生活费用都由别人资助。
脱身逃出时得到了上天的保佑,他穿着麻鞋到了皇帝那里。
右司郎中和司户参军都被罗网所捕,他们误入朝廷。
杜甫托病在家,保全了自己,也没有担任伪职。
后来他被流放到台州,辋川也被毁坏了。
杜甫多次被后人赠诗,他的诗也一再被洗刷。
后来的人不理解他,把他当作讥讽议论的对象。
从前粤地发生动乱,名臣如汤斌、戴震都不以死相抗,慷慨就义。
承平时期重视气节,清议还让人畏惧。
道光年间离开朝廷,风尚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现在鸟兽四散,真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