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
【注释】 阳关:即阳关三叠,是唐代著名的边塞歌曲。君唱渭城歌,客思离情可若何:意思是说:你唱着离别的歌曲,我怀着离别的情怀,心中怎能安宁呢? 唱到凄凉三叠后,白云满目涌苍波:意思是说:那曲子唱到最凄凉的一段时,眼前就涌现出滚滚的云浪。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出都途中,送别赵二同年,并赋此诗以作怀之之用的。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写赵友的离别之情;颈联描写送别的场景
诗句原文: 未沽临邛酒,先过驷马桥。 如何卖赋后,忍听白头谣。 注释: - 未沽临邛酒:没有喝到成都的名酒“临邛酒”。 - 先过驷马桥:在还没来得及买酒的时候,就已过了位于成都北门外的一座桥——驷马桥。 - 如何卖赋后:面对自己的才华被卖作赋的情况。 - 忍听白头谣:忍受着白发人听老调子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纪的作品《驷马桥》
注释:在丁亥年六月二十一日,我和长新店的墙壁之间作诗。 是谁在唱吴娘的暮雨歌啊,萧萧旅邸让我感到愁苦啊。 近年来我的心绪如同荒废的井啊,也在东风中暗涌波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客栈相遇后,共同创作的一首即兴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释义】: 平生有志于稷和契,漂泊生涯,几度酬谢,如今草堂已空寂。 【译文】: 我平生有为天下百姓造福的志向,但漂泊生涯中几次得到酬谢,如今草堂已经空寂无人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一生怀抱大济苍生之志,却屡遭贬谪,终至客死他乡。“平生稷契志”,言自己一生有匡世济民之志。“漂泊几曾酬”,言自己漂泊流离,几度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任用(酬报)。“溪水犹前日”,写眼前所见景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有感 - 这是一首诗的标题,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情感或现象的感慨。 2. 底事东风不解愁 - 这句诗表达的是春天的东风(春风)似乎无法理解人们的忧愁。这里的“愁”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上的困扰或不悦。 3. 水晶帘外弄轻浮 - “水晶帘”可能指的是透明的窗户,“弄轻浮”则形容风轻轻地吹动着帘子,给人一种飘逸轻盈的感觉。 4. 乱飘狂蝶撩青眼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吾弟少年时,吾亲笃爱汝”的意思是:我的弟弟小时候,我对你十分疼爱。“一自远别离,共谁团圞语”的意思是:自从你长大成人后,我和你便不能经常在一起了,我们又能向谁说说心里话呢?这两句是说,弟弟长大成人后,作者和弟弟就很少相见,彼此的言语也变得少了。
【注释】 隔窗蕉叶声:隔窗传来蕉树的叶子沙沙作响的声音。 几点夜来雨:几声是昨夜夜里的雨滴声。 梦破不成眠:梦被惊醒,无法入睡。 慨然念终古:感慨时光如旧,感叹世事无常。 【赏析】 《不寐》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句以景起兴,写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听到窗外蕉叶的飒飒声响,那声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又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第二句紧承前意,描绘了一幅雨声淅沥的画面,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
【注释】 山中早发:指作者在深山之中,天将黎明时起床出发。 雾重晓风轻:早晨的山雾弥漫,和煦的风儿轻轻吹拂。 山高残月午:山很高峻,而太阳即将落山,只剩下半轮月亮悬在天空。 笋舆不逢人:竹轿里没有遇到一个人。 时时落林雨:不时有细雨从树林里飘洒下来。 【赏析】 《山中早发》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诗人清晨在深山中早起赶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孤傲、归隐山林的志趣。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 大佛崖:指位于长江北岸的大佛寺石刻。千仞临江石,刻成丈六身:形容佛像巨大高峻。千仞为八尺一,丈六身指高约六丈的佛像。庄严:庄严是佛教语,指佛的威仪。空自好:指佛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色相:佛教用语,谓有形相、相好之色,即指形象之色彩。忆前尘:回忆过去。 【赏析】 此诗首句写大佛崖上的佛像高大壮观,第二句写佛像庄严而美丽,三、四两句写佛像的空无妙相和对往昔岁月的追思
【注释】 ①嘉陵水:指嘉陵江。②姑射山:神话中神仙的居处,多产仙气和美酒。③果州:唐代州名。 【译文】 从城下望见嘉陵江,城头矗立着姑射山。 在果州风景优美的地方,与君相见心情格外开朗。 【赏析】 此诗是杜甫流寓梓州的早期诗作。诗人由城下嘉陵水想到城头上的姑射山,联想到了美丽的果州风光,于是产生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思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