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嘉陵水,城头姑射山。
果州风景别,相见一开颜。
【注释】
①嘉陵水:指嘉陵江。②姑射山:神话中神仙的居处,多产仙气和美酒。③果州:唐代州名。
【译文】
从城下望见嘉陵江,城头矗立着姑射山。
在果州风景优美的地方,与君相见心情格外开朗。
【赏析】
此诗是杜甫流寓梓州的早期诗作。诗人由城下嘉陵水想到城头上的姑射山,联想到了美丽的果州风光,于是产生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思缠绵。
城下嘉陵水,城头姑射山。
果州风景别,相见一开颜。
【注释】
①嘉陵水:指嘉陵江。②姑射山:神话中神仙的居处,多产仙气和美酒。③果州:唐代州名。
【译文】
从城下望见嘉陵江,城头矗立着姑射山。
在果州风景优美的地方,与君相见心情格外开朗。
【赏析】
此诗是杜甫流寓梓州的早期诗作。诗人由城下嘉陵水想到城头上的姑射山,联想到了美丽的果州风光,于是产生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思缠绵。
【注释】: 1. 又和篘字韵:《篘》即“调”,是古体诗一种,用七言或杂言写成。此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会之后所作的一首酬答诗。篘字韵就是以“篘”这个韵脚为押韵的诗歌,作者借用“篘”作为韵脚创作了这首诗。 2. 竟借田家宿:竟然借住在田家的住宿之地。 3. 来观万户秋:来看那满地都是秋天的景色。 4. 采风询野客:去访问那些山野中的人。 5. 得句惠诗流:得到一句好诗流传下来。 6. 语抵十年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情感,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①“野旷黄云重”一句是说野原辽阔,黄云浓密,这里用“重”字写出了天气的阴重,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 ②“苍然薄暮秋”一句描写秋天的景象。这一句中“苍然”二字,写出了秋天景色的萧条
以下是对这首诗“赋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逐句解读: 1. 遥天垂雨脚,横地起风头。 - 遥天下垂的雨脚:描绘天空中的雨点如同远在天边落下,形象地表现了雨势的迅猛和浩大。 - 横地而起的风头:描述地面的风随着雨的来临而突然变得强烈有力。 2. 势忽摇山树,声先彻竹楼。 - 山树被风雨摇晃:生动地展现了山中树木在风雨中的摇摆状态,增强了自然力量的震撼感。 - 声音先穿透竹楼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赋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是身居高位的富有子弟也不会因为财富而放松警惕。"垂堂"在这里指的是建筑中用来防止坠落的危险区域,比喻危险的岗位或位置。 2. 试诵垂堂戒,冰兢慎所趋: - 这句诗通过诵读《垂堂诫》来警示自己,要保持如冰般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要因一时的轻松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3. 百年野马过,七尺火牛驱:
杏花好梦春眠中 常纪的《方牧园见示初燕小照索题即用其韵》,一幅春意盎然的燕影。杏花如梦,春眠正酣时,锦帐中迎来第一缕仙气。这画面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温柔乡,春风拂过,花瓣轻舞,一切都那么和谐而美好。 "不比荒唐巫峡雨",这句诗让我联想到了那场在巫峡中演绎的风雨。虽然巫峡之雨颇具神秘与壮丽,但这杏花好梦却显得格外宁静,宛如一片未被风雨打扰的净土。它象征着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幸福时刻。
【注释】 纳凉:指乘凉。 飔(sī):清风。 支颐:托着下巴。 膧(liè)膧:忧思的样子。 花影:指花的影子,比喻女子的倩影。 香缥缈:指香烟缭绕,飘渺不定。 若:代词。 清兴:清爽的兴致。 【赏析】 《偶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夏日乘凉时闲情逸致的心情,表现了一种淡泊超脱的情怀。全诗用“清”“闲”两个字来概括其精神实质,语言清新,意境幽美。 首联“晚纳凉飔卧,支颐思不穷”
《赋得青草池塘处处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及生物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和季节更迭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雨润池塘草,情欣向晚蛙。 - 注释:雨水滋润了池塘边的草地。傍晚时分,青蛙欢快地鸣叫。 - 译文:"雨露滋养着池塘边的草地,黄昏时蛙声阵阵,显得格外欢快。" 传声连四野,得意向谁家? - 注释:蛙声此起彼伏,传遍了四野,它似乎在向谁家的庭院传唱自己的快乐与得意。 - 译文
这首诗的标题是“赋得牛饭就松凉”,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驱犊青松下,幽幽午荫长。 - “驱犊”是指驱使牛去吃草。在青翠的松树下,牛儿悠闲地吃着草,享受着午后的阴凉。 - “幽幽”形容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涛翻眠处韵,风送饭时凉。 - “涛翻”指的是波浪翻滚的声音,这里比喻牛在吃草时发出的声音。 -
诗句原文: 车马喧填拂晓来,游人屐齿遍莓苔。 讵因花雨天人现,只为金银佛殿开。 但指断碑谈往事,谁从劫火辨残灰。 可怜无限东征骨,长伴生公说法台。 注释: - 车马喧填:早晨的车马声喧哗着填满了道路。拂晓来:天刚亮的时候。游人屐齿遍莓苔:游人走累了,在莓苔上歇息。屐齿:屐子上的齿,即鞋底。莓苔:一种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的块状部分,颜色深绿,有涩味。 - 讵(jù):岂,表示反问。花雨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晚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薄暮轻烟合”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飘散着轻薄的雾气,给整个景色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美感。这种景色通常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一切都被柔和的光线所笼罩。 第二句“流观趣更闲”,则表达了观看风景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流观”可以理解为在流动的观察中寻找乐趣,而“趣更闲”则强调了这种乐趣带给人的悠闲与自在。
【注释】 大佛崖:指位于长江北岸的大佛寺石刻。千仞临江石,刻成丈六身:形容佛像巨大高峻。千仞为八尺一,丈六身指高约六丈的佛像。庄严:庄严是佛教语,指佛的威仪。空自好:指佛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色相:佛教用语,谓有形相、相好之色,即指形象之色彩。忆前尘:回忆过去。 【赏析】 此诗首句写大佛崖上的佛像高大壮观,第二句写佛像庄严而美丽,三、四两句写佛像的空无妙相和对往昔岁月的追思
【释义】: 平生有志于稷和契,漂泊生涯,几度酬谢,如今草堂已空寂。 【译文】: 我平生有为天下百姓造福的志向,但漂泊生涯中几次得到酬谢,如今草堂已经空寂无人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成都草堂时所作。诗人一生怀抱大济苍生之志,却屡遭贬谪,终至客死他乡。“平生稷契志”,言自己一生有匡世济民之志。“漂泊几曾酬”,言自己漂泊流离,几度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任用(酬报)。“溪水犹前日”,写眼前所见景色
诗句原文: 未沽临邛酒,先过驷马桥。 如何卖赋后,忍听白头谣。 注释: - 未沽临邛酒:没有喝到成都的名酒“临邛酒”。 - 先过驷马桥:在还没来得及买酒的时候,就已过了位于成都北门外的一座桥——驷马桥。 - 如何卖赋后:面对自己的才华被卖作赋的情况。 - 忍听白头谣:忍受着白发人听老调子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纪的作品《驷马桥》
【注释】 1. 保宁:地名,在今四川阆中县。 2. 城:城楼,城墙。 3. 江色:江水的颜色。 4. 南:指四川。 5. 人烟:居民的炊烟。 6. 古阆州:古代称阆中为阆州,故阆州的古意。 7. 锦屏:美丽的屏风。 8. 岚翠里:云雾缭绕的地方,即山青水秀之处。 9. 维舟:船停泊在岸边。 【赏析】 此诗写诗人行至阆州时所见美景和感受。首句写诗人来到城南江边。“江色”,是江水的色彩
【注释】晓星残月:清晨的星星和月亮。淩溪:指溪流,凌溪即凌江溪。霜威:霜冻的威力,这里指寒冷的风霜。高桥驿: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听鸣鸡:听到打鸣的公鸡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早行时所见景物及所感之情的诗作。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晓星残月渡淩溪”,描绘出一幅晨光熹微、残星点点,月落山昏,寒风刺骨,行人难行的旅途景象;次句“月落山昏路欲迷”
【注释】 1.四统碑: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所立的《皇帝颂》,歌颂李渊功德的文字。 2.丰碑林立意如何?褒诏深镌尚未磨。 3.读罢临风成一笑,阿虽尤擅战功多。 4.阿:指唐高祖李渊的儿子秦王李世民。 5.尤擅:特别擅长。 6.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赞美李渊的功德来抒发对李渊的敬仰之情。 前两句“四统碑”是对李渊功绩的赞颂。《四夷宾服》碑刻文,歌颂李渊在平定天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