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兰
【注释】 登巾子山:登上巾子山。巾子山,在今浙江乐清县南,为浙东第一高峰。 崷崒:高耸貌。双峰:指巾子山的左右两座山峰。 纤径:小而曲折的山路。 上方:山巅。 女墙:城墙上向外突出的短墙或女儿墙。 溽暑:盛夏酷热。 带山:山名。琳宇:楼堂庙宇的美称。这里指山上的佛寺。 矮垣:低矮的围墙。缭绕:环绕,萦回。 浪舟:颠簸不平的小船。 翠微:形容山林草木的颜色青翠欲滴,此处指山色。 高竦:高耸。岚光
【诗句释义】 出南郭寻毕文简墓不得 走出南门外去寻找毕文简的墓地却没找到。 西风禾黍响飒飒,峞嶪荒城云峰杂 西风吹过,稻谷和豆子发出沙沙的声音,荒芜的山城被云雾缭绕着。 野径苍茫阒无人,蝉声蛩语互相答。 荒凉的小路上只有我一人行走,蝉声和蛩鸣相互应答。 九原可作其谁归,我公大度殊巍巍。 我的故乡在九泉之下,您如此宽宏大量实在令人敬佩。 力赞莱公排钦若,契丹解得澶渊围。
诗句原文 姑苏怀古(唐代)许浑 许越行成志已诬,黄池争长计尤疏。 夫差自是甘忘父,西子何曾解拳吴。 一曲空江迷步屟,千年冷月照姑苏。 国仇难共家仇雪,遗恨堪怜伍大夫。 注释译文 这首《姑苏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的登台之作,通过描绘苏州的风光来表达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吴王夫差与西施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通过对伍子胥的哀叹
【注释】 闻雁有感:听到鸿雁的叫声,触动了内心的感慨。 无情感如燕,来去有规律(比喻) 况是年深客,兼逢岁暮时:何况我是在外地作客之人,又恰逢岁末(年终)之时 旅怀:旅居他乡的心情。 凭梦遣:通过做梦来排遣(寄托)自己的愁思。 老景:衰老的容颜。 怕儿知:担心儿子不知道(我的心思)。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回栏外:回到栏杆外面,即指园外。 飐(zhǎn):风摇动的意思。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
双峰崷崒依女墙,纤径崎岖通上方。 旧拟来游今始到,溽暑全涤西风凉。 带山琳宇皆南向,矮垣横缭千年樟。 稍前不浪舟尤稳,翠微高竦飞岚光。 翠筠旁偃石壁峻,杂以野花缘纪堂。 随潮帆影拂槛过,岛屿萦回江天长。 西北群山来未已,横空旌旆时飞扬。 城中万瓦鳞叠碧,郭外千畦云浮黄。 凭眺独立无人径,山僧见怪询行藏。 我谓仆夫勿饶舌,迩来埋首随韩康。 归循旧途怕人识,左旋右折逾崇冈。 却到平地重回望
西风禾黍响飒飒,峞嶪荒城云峰杂。 野径苍茫阒无人,蝉声蛩语互相答。 九原可作其谁归,我公大度殊巍巍。 力赞莱公排钦若,契丹解得澶渊围。 苦恨小邑无文献,借才聊为读书劝。 盛德曾无抔土留,神鸦社鼓传哀怨。 闻道画像亦被焚,香烟矗起团成云。 一样子孙不识字,魏公村里趋耕耘。 山河不殊风景别,茫茫古今电光掣。 斜阳荒阪姑少留,九龙港口水呜咽
张梦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循陔,号湘畹,涉园,观城人。他是嘉庆己卯进士,曾担任浙江太平知县,并著有《学未斋集》以记录其诗作。 张梦兰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也展现了清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及历史背景。在具体分析其诗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 生平与成就 - 科举出身:嘉庆己卯年(1809年)中进士,成为清朝的一员官员。 - 官职经历:历任浙江太平知县等职务
张梦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循陔,号湘畹,涉园,观城人。他是嘉庆己卯进士,曾担任浙江太平知县,并著有《学未斋集》以记录其诗作。 张梦兰的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也展现了清代中后期的社会风貌及历史背景。在具体分析其诗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 生平与成就 - 科举出身:嘉庆己卯年(1809年)中进士,成为清朝的一员官员。 - 官职经历:历任浙江太平知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