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
【注释】 此诗是作者为西湖某社戏台题写的一副楹联。上句“古往今来只如此”,是说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以美色为生命,而美人之美在于淡妆和浓妆的适宜;下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说,美人不论淡雅或妖艳,都是适宜的。这两句是对古代美人美色的概括,也暗含对女性美的肯定。 【赏析】 这副楹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美人不同时期不同的风貌,赞美了女性的美
注释:春雨堂联。春天的万树花朵如琪花,千圃药草绿意盎然;一庄修竹青翠挺拔,半床书籍香飘四溢。 赏析:这是一副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对联,上联以春天的万树花朵比喻琪花,下联以修竹、书卷象征高雅文化。整体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文化的赞美之情
塞山暑雨过后,满地烂斑如锦。 花叶与菊花相似,但色泽稍淡。 落英无法食用,泉水不足以解渴。 红色花瓣愈发灿烂,或许能和菊花媲美。 善行善举应效仿同类,为何忍心让其沦落寒门。 将它们收入芳草谱中,姱修可以勤加培养。 赏析: 这首诗是蒋南沙对友人画的杂花诗的题跋。诗中赞美了画中的花卉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善行善举的推崇和对于社会公正的期待。 首句“塞山暑雨过,烂斑满翠锦
【注释】 论:评论。董书:指《董氏家谱》。绝句:一种绝唱形式的古诗。云锦:指织锦,古代用云纹作装饰的丝织品。香光:这里代指《董氏家谱》。八景:指《董氏家谱》中记载的八个历史典故。天衣:天上的仙衣,比喻神仙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评论《董氏家谱》的小诗。诗人对《董氏家谱》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其内容,后两句写其价值。
【注释】 百花各有时, 代谢鳞次之, 适性随所受:比喻各种花草都各有自己的开花时间。 胡不并敷荣, 一侈富媪富:为什么不一起盛开呢? 大化本无心, 在物理则囿:大自然没有心,万物都在自然的规律中生存。 眷兹弱植蔓, 月月一披秀:怜悯这柔弱的藤萝,一个月月地欣赏它的美丽。 初生益部中, 谓无霜雪茂:最初生长在四川一带,以为没有霜冻和积雪就不会茂盛。 移根植他方, 开花宛如旧:将根部移植到其他地方
诗句: 1. 寿云上人七十,这是在为寿云上人的七十岁寿辰祝福。 2. 云松老画师,现身为德士,这是赞美寿云上人的画技高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德的重视。 3. 兰松怪石竹,小小六通戏,这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寿云上人绘画技艺的赞赏。 4. 京师大隐区,丈室蒲团地,这是描述了寿云上人在京城中的隐居生活,以及他的住所。 5. 江山百代秀,尽落师圈
汀洲秋易深,木叶萧萧下。 弹琴送湘君,风车催雨马。 遗珠堕翠翘,满岸丁星者。 露干翠已消,闲客凌晨写。 注释: 1. 汀洲秋易深,木叶萧萧下。汀洲:指水中的小洲地,泛指水边平地。秋易深:意为秋天来得很快,很容易让人感到深沉。木叶萧萧下:形容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2. 弹琴送湘君,风车催雨马。湘君:指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这里借指诗人的朋友或亲人。风车催雨马
【题蒋南沙画杂花诗】篱落有牵牛,花如碧玉簪。秋雨一沾,延蔓随低阴。 甫开即揪敛,不耐烈日临。上有蟪蛄鸣,下为萧茵林。 对之怀履霜,弹我峄阳琴。大易系苋陆,绘图意良深。 注释: 篱笆旁有牵牛花(或称紫藤),花像碧玉的发簪。秋天的雨水使它们沾湿了,蔓延着茎叶。刚开就立刻凋零,受不了烈日的照射。上面有知了在鸣叫,下面有茂密的花丛。面对着它,想到自己要像这踏满霜的鞋一样坚贞;弹奏我的峄阳琴
论董书绝句 妍花在镜香无著,俊鹘干宵力透空。 未到此中真实位,争知施女有西东。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妍花在镜香无著:这里的“妍花”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而“在镜”意味着它们被摆放在镜子前面。“香无著”可能是指花香在镜子前显得特别淡或几乎不可见。 2. 俊鹘干宵力透空:“俊鹘”指一种凶猛的鸟,这里用来形容其力量之强大。“干宵”表示在夜间飞行,“力透空”形容其飞翔时的力量足以穿透整个空间。 3.
【诗句释义】 1. 岸上鲤鱼风:在岸边,鲤鱼随风而动; 2. 芙蓉别秋水:荷花随着秋天的河水凋谢; 3. 满江两脚来:形容蜻蜓的翅膀像两条腿; 4. 波面蜻蜓起:蜻蜓飞起于水面之上; 5. 揖雨还拜风:蜻蜓向雨水行礼,又向风行礼; 6. 蓼花红逦逦:蓼花色彩鲜艳,延伸开来。 7. 莫讶爱江湖:不要奇怪我热爱江河湖泊; 8. 前身是鱼子:我的前世曾是一条小鱼。 [译文] 在岸边,鲤鱼随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