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纸昭陵閟古香,一端云锦属香光。
曾经八景舆前拜,亲见天衣下凤凰。

【注释】

论:评论。董书:指《董氏家谱》。绝句:一种绝唱形式的古诗。云锦:指织锦,古代用云纹作装饰的丝织品。香光:这里代指《董氏家谱》。八景:指《董氏家谱》中记载的八个历史典故。天衣:天上的仙衣,比喻神仙的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评论《董氏家谱》的小诗。诗人对《董氏家谱》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其内容,后两句写其价值。

第一句“茧纸昭陵閟古香”是说《董氏家谱》的纸张是用蚕茧纸做的,这种纸很古老,有香味。蚕茧纸是一种质地坚韧、洁白细腻的高级书写材料,古人常用来抄录佛经和贵重典籍。蚕茧纸的制作非常讲究,需要经过煮茧、去胶、漂洗、晾晒、捶捣等多道工序,才能制成。《蚕经》一书中记载了制取蚕茧纸的方法:“凡欲造纸者,宜先于汤上安茧,令其自破,然后漉出,以清水浸之,日一易,数过乃成。”可见《董氏家谱》所采用的材料是多么名贵,它的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一端云锦属香光”是说《董氏家谱》上的文字,像云彩一样美丽,又像锦绣一样绚丽。这里用“云锦”比喻文辞华美。《左传·文公七年》载:“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族邪?’对曰:‘午族也。’平公曰:‘胡为不以族?’对曰:‘晋国有命,不得与族,所求何得,以展吾志。’平公受之。将授兵车之事于解狐。……”这里的“云锦”,就是形容文字写得象锦绣一般漂亮。这一句赞美的是《董氏家谱》的文字。

第三句“曾经八景舆前拜”是说《董氏家谱》上记载的历史故事很多,我曾跪拜在《董氏家谱》面前,学习这些历史知识。“八景”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所写的《师说》,其中讲到他幼年时曾跪拜孔子的故事。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吾不知之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初之所长乎?吾不知之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终之以为人体乎?吾不知之矣。昔者吾闻诸夫子曰:‘学不厌,诲不倦。’盖亦学而已矣!……若夫圣人,则不然。圣心备焉,吾与点也退托于幼稚,日出而息,日入而息,怠于户内。时夜,童子进火,负鼓箧而游于庭,入于室,坐于弟子之位,序四时之位,授业解惑,人其门,升于学者之堂,坐于弟子之位,达于圣人之道,然后退而老休焉。”这里说的“八景”,就是指这段引文。韩愈跪拜在孔子面前学习,表明他对老师的尊敬和虔诚。后来韩愈成为一代文章巨匠,他的这种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诗人在这里赞扬自己向《董氏家谱》学习的精神是很自然的。《董氏家谱》上记载了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诗人通过学习《董氏家谱》,了解了这些重要事件,从而增长了许多知识。

第四句“亲见天衣下凤凰”,是说《董氏家谱》上记载的这些历史事件,就像天空中的神鸟凤凰在飞翔一样,美丽动人。这里把神话传说中凤凰的形象作为典故,用来比喻那些美好的历史事件。

这首诗赞美了《董氏家谱》的内容,称赞它的价值很高。诗人还通过自己的学习过程表达了对《董氏家谱》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