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残智胜如来墨,实扎香光永不渝。
莫怪三千人拂席,只缘未睹髻中珠。

诗句释义:

  1. 消残智胜如来墨 - 这里的“智胜如来”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最高智慧,而“墨”则可能象征着书写的智慧。整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2. 实扎香光永不渝 - “实扎”可能指的是实际的行动或实践,“香光”则是佛教中的吉祥之兆,这里可能指的是修行或实践的结果。整体上,这句话强调了坚持佛法修行的重要性。
  3. 莫怪三千人拂席 - “三千”在佛教中常用来象征无量众生,而“拂席”则可能表示放下旧习或放下烦恼。这句话表达了对大众的劝导,让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困惑或迷惑而放弃修行。
  4. 只缘未睹髻中珠 - “髻中珠”可能指的是佛祖的智慧或佛像,这里用来形容佛法的珍贵和不可多得。这句话强调了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的人才能见到其真正的价值。

译文:
论及佛陀的智慧,胜过如来的墨迹;
实扎香光,永不改变。
不要责怪三千人拂去席子,
只因未曾见到佛祖心中的珍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深入探讨,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信仰。诗人通过对比“如来墨”与“智胜”,强调了佛法的智慧远超世俗的笔墨;接着,通过“实扎香光”的比喻,展现了佛法的实践性和持久性。最后,诗人以“莫怪三千人拂席”为引,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困惑或疑惑而放弃修行。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是一首很好的佛教题材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