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鼎
苏张游说早空还,上相星轺指马关。 国计输金兼割地,儒臣抗疏欲移山。 辽阳城郭千旗外,横海楼船一炬间。 毕竟将军能胜敌,降书递后尚雍娴。 注释: 1. 苏张游说早空还,上相星轺指马关:苏张指的是苏武和张骞,他们在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长达十九年。这里指的是苏武在汉朝与匈奴之间进行的外交活动,以及他最终回到汉朝。上相指的是丞相,星轺指的是使者的马车,马关指的是今天的马六甲海峡
夏日的凉意渐消,厅堂之中暑气未散。 前车已覆,澎湖之战,英勇士兵坚守阵地,无惧一战之难。 裨将望风而逃,士民凫水,半途捐躯,壮烈牺牲令人哀叹。 买舟共议,元戎巧计,念母还怜,别驾愚忠,皆为国事所困。 乙岁刚周,重历劫难,生灵涂炭,独有何辜,让人痛心疾首。 赏析: 此诗以厅斋消夏为题,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之际,将士们英勇奋战、士民无辜牺牲的感慨与哀叹。诗中通过描绘战争场面
凤邑四咏 猪毛山瀑注成溪,淡淡流泉细细泥。 为爱风光浮竹筏,最宜月色映沙堤。 石矶鱼影秋波浅,茅店鸡声客路迷。 君子交情堪鉴此,更深吟过板桥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首句"猪毛山瀑注成溪,淡淡流泉细细泥",形象地勾勒出山谷中瀑布的壮观景象,水流如丝,细腻柔和,仿佛能听到水珠落下的声音。次句"为爱风光浮竹筏,最宜月色映沙堤"则展现了乘竹筏游览时的美丽景色
凤邑四咏 劫灰已折旧时城,此地仍留赤嵌名。 秋夏潮生晴亦涌,西南风定夜无声。 残砖遍野疑霞落,新涨平堤带雨鸣。 莫道奔腾犹贯耳,引看海宇正澄清。 释义: 第一句“劫灰已折旧时城,此地仍留赤嵌名。”意为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曾经的城墙已经不再有战火的痕迹,而这个地方的名字却依然保留下来,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坚韧。 第二句“秋夏潮生晴亦涌,西南风定夜无声。”描述了秋天和夏天的时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凤邑四咏·鲲南》。全诗共有八句,内容如下: 鲲南天设小琉球,一屿千家水上浮。 灿烂晴霞明海市,迷离晓日现蜃楼。 绮横平旦飞还驻,名类藩封禁又收。 散锦焕文开盛运,孤悬片土亦瀛洲。 注释: - 鲲南:指南海中的一个小岛,即今天的海南省。 - 小琉球:指的是南海中的一个小岛屿,又称花果山。 - 绮横:形容云彩的美丽,横卧在天空中,如同美丽的丝织品。 - 平旦:早晨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古典诗词的格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青阳时节雨潇潇,春到平冈景色饶。 注释:青阳时节指的是春天,雨潇潇洒朗是指细雨纷纷。平冈即平坦的山冈,景色饶指景色丰富。 2. 一抹轻烟迷凤鼻,几行新翠挂山腰。 注释:轻烟指的是薄雾或烟雾,凤鼻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山岭的轮廓,几行新翠指新长出的绿色植物。 3. 楼头灯火听偏寂,树里人家望转遥。
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 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 方欣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 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青阳时节雨潇潇,春到平冈景色饶。 一抹轻烟迷凤鼻,几行新翠挂山腰。 楼头灯火听偏寂,树里人家望转遥。 正好栽桃兼植李,恩承膏泽发新苗
黄家鼎,字骏孙。 浙江鄞县人。 清监生,光绪十年(1884)代理凤山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卸任。 光绪十七年(1891)再任。 时适议修《通志》,与邑人辑采访册。 割台之役,家鼎亲与其事,所见所闻,发为诗歌,慷慨激切,洋溢黍离之音。 (施懿琳撰) 生卒年:?-
黄家鼎,字骏孙。 浙江鄞县人。 清监生,光绪十年(1884)代理凤山知县,光绪十一年(1885)卸任。 光绪十七年(1891)再任。 时适议修《通志》,与邑人辑采访册。 割台之役,家鼎亲与其事,所见所闻,发为诗歌,慷慨激切,洋溢黍离之音。 (施懿琳撰)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