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
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
方欣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
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厅斋消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厅斋消夏》是清代黄家鼎创作的七言律诗。该作品的出处和背景,以及其艺术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以下是关于《厅斋消夏》的相关介绍:
创作时间与作者:《厅斋消夏》的创作时间为清代,而黄家鼎则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此诗收录于连横的《台湾诗乘》,也见于赖子清和许成章的著作中,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文学形式与特点:《厅斋消夏》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古典诗歌的严谨格律和深邃美感。这种体裁要求诗人在有限的字数内,通过精准的对仗、和谐的节奏和丰富的内涵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内容解析: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发现,诗人黄家鼎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出夏日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重来正与夏相期”,“为筑崇祠翻祀典”,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环境的深刻洞察。
《厅斋消夏》不仅是黄家鼎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同时也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