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
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
方欣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
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
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
方欣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
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逐句翻译及赏析:
- 重来正与夏相期,地僻衙荒暑不知。
- 译文:再次归来正好与夏天相遇,远离繁华的衙门和炎热的暑气。
- 注释:此处“重来”表示诗人又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正与夏相期”表明诗人在这时正好遇到夏天。“地僻衙荒暑不知”则表达了诗人对炎热的漠视,可能是因为他身处偏僻的地方,或者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 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对炎热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内心的超然。
- 为筑崇祠翻祀典,欲增私乘采风诗。
- 译文:为了修建高大的祠堂而翻修祭祀的礼仪,想要增加一些私人乘船游览时的诗歌。
- 注释:“崇祠”指的是高大的祠堂,“翻祀典”意味着翻修祭祀的礼仪,“欲增私乘采风诗”则是想要增添一些私人乘船游赏的诗歌。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他在闲暇之余喜欢旅游和创作的习惯。
- 方欣事简同山县,渐觉时艰遍海湄。
- 译文:正当事情简单得像同安县一样,渐渐地感到时局艰难就像遍布海边一样。
- 注释:“方欣”意为正在高兴或满意的时候。“事简”指的是事情简单容易处理。“同山县”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小县城,也可能是诗人自喻。“渐觉”表示逐渐感觉到。“时艰”指时局艰难。“遍海湄”形容局势像大海一样广阔。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可能是对某种社会现状的不满或是对未来的担忧。
- 咫尺传闻侔目击,伤心人谱断肠词。
- 译文:虽然距离只有咫尺之遥,但传闻的内容却让人感觉仿佛亲眼所见一般,令人伤心的人会写下悲切的词句。
- 注释:“咫尺”意为非常近的距离。“传闻”指听到或看到的消息。“侔”在这里是比拟的意思。“断肠词”是一种表达悲伤情感的诗句,多用来描绘离别的痛苦。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些消息传播过程中失真的无奈,以及对那些引起他深切同情之事的哀伤。
郑畋的这首《厅斋消夏》以轻松的语气开头,通过描述自己重新回到这个避暑胜地的心情变化,引入了接下来关于修建祠堂和游览诗歌的话题。然而,随着对周围环境和社会情况的观察,诗人开始意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和自己的责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闻真实性的关注以及对于因时局艰难而引发的情感体验的描述,体现了他对时代动荡的深刻感受。整个诗篇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