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岘
诗句释义 1 "醉即眠,醒即歌":这句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在醉酒时能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醒来则唱歌以活跃心情。这种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的生活哲学被认为有助于养生。 2. "是养生第一诀":这是对上述生活态度的总结,强调其为养生之首要原则。 3. "书精品,画妙品":这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活动中的艺术创作,强调这些艺术活动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 4. "在吾侪有几人"
【注释】 虞阳:山名。在今陕西神木西南。瘦沈:指沈约。杜浣花:杜甫的别号。 交余:交游我。余:指诗人自己。介:指诗作,诗歌。 爽气:清新的空气。洗山绿:形容山的绿色清新。奇怀:奇伟的怀抱。猎天葩:比喻才思出众,如天边的一朵奇葩。 箧(qiè):小箱。新制:新的诗文创作。 【赏析】 这首诗是题沈约周诗稿之后。沈约是南朝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宋书》是继《史记》之后最重要的纪传体史书
注释: 寓斋外野冢:在书房外的野外墓地。 贫余归葬少:由于贫穷,回家安葬死者的人很少。 乱后上坟稀:战乱之后,人们上坟的次数越来越少。 烽火惊魂窜:战火纷飞,惊扰了人们的魂魄,使他们四处逃窜。 川原战血肥:战乱之地,血流成河,草木皆兵。 暮云闻鬼哭:傍晚时分,我听到远处传来的鬼哭之声。 落日见乌飞:夕阳西下之际,看到乌鸦在空中盘旋飞翔。 作客楼头者:那些在外地为官的人。 频番泪湿衣
【注释】1.潘麟生:即潘阆,唐朝诗人。刘泖生:指刘异(刘皂),五代时人。2.“奇事”句:《左传》记载,晋文公重耳出亡在外,有人告诉他说:“晋国的大夫介之推跟随他流亡,在山中割肉奉食,最后被焚死。”3.“忧心”三句:比喻小人得志,祸害百姓。4.“歧尾蝎”三句:比喻奸佞之臣。5.“起听”句:指听到雨声,勾起往事。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悼今的诗,是诗人为潘阆的遗墨而作。潘阆,唐末诗人
醉即眠,醒即歌,是养生第一诀; 书精品,画妙品,在吾侪有几人。
前年才哭刘宾客,去年又丁高达夫。 奇事浪传伏剑死,忧心生怕窃钩诛。 世间不少歧尾蝎,盆底苦无三足乌。 书札斩新忍重读,起听檐雨声声粗
虞阳逢瘦沈,今之杜浣花。 交余诗是介,输尔古为家。 爽气洗山绿,奇怀猎天葩。 箧中富新制,读罢痒同爬。
贫余归葬少,乱后上坟稀。 烽火惊魂窜,川原战血肥。 暮云闻鬼哭,落日见乌飞。 作客楼头者,频番泪湿衣。
杨岘是清代的诗人,字见山,号庸斋、季仇,晚号藐翁,又署迟鸿残叟。 杨岘生于1819年,卒于1896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动荡时期和历史的变迁。咸丰五年(1855)杨岘中举人,但未能通过会试,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科举制度的影响。后来他进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为幕中参佐军务。 杨岘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擅长隶书,其作品影响了当时的书法界。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金石学家
杨岘是清代的诗人,字见山,号庸斋、季仇,晚号藐翁,又署迟鸿残叟。 杨岘生于1819年,卒于1896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动荡时期和历史的变迁。咸丰五年(1855)杨岘中举人,但未能通过会试,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对科举制度的影响。后来他进入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幕府,为幕中参佐军务。 杨岘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擅长隶书,其作品影响了当时的书法界。他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金石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