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昌
天马山:天马峰 群峰离合海云同,天马独起如云龙。鼓鬣西行十余里,远揽积秀凌虚空。 群峰:指天马山周围的山峰。 离合:相互分开、聚合。 海云同:天空中的云和大海里的云。 天马独起如云龙:比喻天马峰的奇特景象。 鼓鬣西行十余里:形容天马峰从东向西延伸数十里。 远揽:远看。 积秀:聚集美丽的景色。 凌虚空:高耸入云。 云滚雨泄千万丈:形容天马峰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虽有变化无终穷:虽然变化多端
【诗句注释】 1. 萧尺木:指萧子显(南朝梁元帝,公元509—554年)的《楚辞》,萧子显曾作图。 2. 京国:指京城。 3. 骚笺:指《离骚》之笺注。 4. 何减:比何等。 5. 吴道玄:指唐代画家吴道子(公元689—759年),善画人物、佛像,有《地狱变相图》。 6. 李龙眠:指宋代画家李公麟,精于山水,存世作品有《五马图》。 7. 御气:道家修炼术语。 8. 烦忧:世俗之烦扰。 9. 披发
瀑泉 石梁上横五云片,澄潭下悬一匹练。 瀑布从石梁上横跨而过,如同天上的五朵彩云;澄澈的潭水下面悬挂着一匹白色的绸缎。 潭中灵物长有灵,夜擘林石捎雷电。 这潭中的灵物总是显得非常神奇,夜晚会劈开树林的石头并传递雷电的力量。 天容黯黯书不改,风气萧萧时一变。 天空虽然昏暗,但是书写的文字并没有改变,时而风起云涌,变化莫测。 千林云落鸟声绝,百斛珠圆映人面。 无数山林中的云雾飘落下来
诗云:“紫塞秋风随马度,白登寒色压城开。” 诗句译文如下: - 紫塞秋风:“紫塞”指的是古代的边疆,通常用来形容边远的地方。这里的“紫塞秋风”可能指代一种带有边疆气息的凉爽秋风。随风而去的马儿仿佛在穿越这片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地,而秋天的气息则让人感到一丝凉意和遥远。 - 白登寒色:“白登”是另一地名,可能是指一个寒冷的山岭或城市。这里的“白登寒色”形容的是白登山上或城市中那种刺骨的寒气
【铁冠岩】 我乘小舟在江上,问岩石何处?江边岩石形势如往复,终日紫翠篷窗攒。 幽静处常常放下小船,迅速的飞鸟常常追逐风声。 悬崖突然打开得到真景,嵌进去的洞穴架起屋檐惊奇观。 窗户玲珑,门廊宽广,白蝙蝠飞翔乳兽站立,苍松甲脱藤蛇蟠。 深坳中仿佛闻虎腥味热,堆积黝黑下宅龙身安。 火铃流光照气先入,金镜在掌神为寒。 当初坐着觉得万象逼视,过眼岂止飞烟残。 谁知铁冠丈人在,许我旧好联新欢。
铜鱼山,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这座山因形似铜鱼而得名,海拔高100米左右,山顶有一口井,深不盈尺,传说中是古代的“天池”。 译文: 铜鱼山高一百尺,山头井深不盈尺。 铜鱼飞去影冥冥,空有长熊作人立。 榛草荒寒浣风露,松桂萧条恋崖石。 岩虚壁压遗刻暗,磴绝梯悬古苔涩。 凄冷气象几百年,姜子书堂竟谁识。 位重平章何足道,名侣金鉴闻在昔。 朝廷暇豫直谏声,时事仓皇叩马力。 奇才本自在山林
海螺峰 流云四垂雨微冥,海气长吹春雾腥。 千间矗矗楼间形,浮天修眉一痕青。 谁从娟妙夸娉婷,楼间之人梦初醒。 涧松岩松暮芳馨,何当采芝歌洞灵。 译文: 海螺峰 流动的云雾低垂,细雨蒙蒙朦胧,海气常常吹动着春天的雾气。 千座高楼耸立在其间,仿佛是一幅浮在空中的画面。 是谁从楼间走来,她的美丽如同仙子一样令人赞叹? 那楼间的美人刚刚醒来,她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山涧中的松树和岩石上的松树
筱溪 小园之旁北一里,一水潺湲弄清泚。 沙圆石小苔发明,影乱风篁声亦似。 海中自鼓成连琴,拿舟相从劳我心。 但使纡流菜畦里,亦能息机同汉阴。 【注释】 筱溪:山间流水的别称。潺湲:形容流水的声音。清泚:清澈的水。沙圆石小苔发明,影乱风篁声亦似:描述了溪边的自然景象,沙圆石小苔发明,指水中的石头、沙子、苔藓等自然元素,影乱风篁声亦似,指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也像是在模仿琴声。海中自鼓成连琴
【注释】 凄凄:形容灯影摇曳不定。 愁坐:因忧愁而坐着,意指愁思难遣。 病久:久患疾病。 客:客人。 身闲易著书:身体安逸时容易写作,意指闲暇。 星光来枕细:星星闪烁的灯火映在枕头上。 秋疏:秋天萧瑟,草木凋零,声势浩大,如虫鸣之声。 西风急:秋天的西风劲吹,声音急促。 应:应当,应该。 索居:独居,孤寂无伴。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诗。诗中写诗人夜深人静之时,因思念妻子而愁闷不安
奉母孝经看在手;教儿文选读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