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曰萼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青县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先,诗的首句“蓦地新寒雨后生”,描绘了一幅雨后春寒的景象。接着,“黄花黄叶水边明”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黄花和黄叶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然后是“栖烟千点鸦争树”,描绘了一群乌鸦在树枝上栖息的情景。接下来,“叫月一声雁过城”,写出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然后是“远浦湿连村寺晚,片帆归带海云轻”,写出了海边村庄的宁静和美丽。最后,“遥看直北长安路,双鬓飘萧十载情”
【注释】 西院:庭院。 经(jīng):经过,路过。 风间花上帽:风中飘动的花朵仿佛在头上戴着帽子。 人静鸟趋庭:人闲居时,鸟儿也飞到院子里来觅食。 水色穿帘白,棠阴出院青:水色映入窗帘是白色的,棠阴下走出院门的是青色的。 题诗问窗竹,记否一年听:我在窗前写了一首诗,是否还记得我一年来都在倾听这声音? 【赏析】 这是诗人客居异乡时写的一首小诗。 首联两句写客居之倦怠。“倦”,为“意”字所统摄
《昆明湖杂咏·石瓮山前日又曛》的作者为清代诗人刘曰萼。这首诗描绘了昆明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句“石瓮山前日又曛”描绘了石瓮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更加壮观的景象,使人联想到夕阳下的湖面泛着金色的光芒,映衬着周围的山峦,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句诗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昆明湖周边的自然美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河西务早发 落落晨星大,荒荒海气蒸。 戍楼咽霜柝,水驿闪风镫。 夷骑往来熟,尘沙感慨增。 劫灰何代寺,我欲问胡僧。 注释: 1. 落落晨星大:形容早晨的星星稀疏而明亮。 2. 荒荒海气蒸:形容海边的雾气弥漫、浓厚。 3. 戍楼咽霜柝:指在边疆的戍楼中,士兵们敲击着兵器的声音仿佛能听到像霜一样冷冽的响声。 4. 水驿闪风镫:指在水上的小船上,灯光闪烁不定,好像被风吹拂着。 5. 夷骑往来熟
秋树人家水郭烟,高原乐事自年年。 一镫梦雨初闻叶,八月飞花正采棉。 御岁那抛新白纻,谋生只办旧青毡。 早知苏季夸金印,不换城南二顷田。 注释: - 秋树人家水郭烟:秋天的树木在水边显得格外宁静,烟雾弥漫在城郭之间。 - 高原乐事自年年:高原上的欢乐和乐趣每年都有。 - 一镫梦雨初闻叶:一盏油灯下的梦境中,听到叶子被风吹动的声音。 - 八月飞花正采棉:在八月,棉花正在开花,正是采摘的时候。 -
石瓮山前日又曛,绣漪桥下水沄沄。 金辽往迹残碑少,谁问湖边耶律坟。
秋树人家水郭烟,高原乐事自年年。 一镫梦雨初闻叶,八月飞花正采棉。 御岁那抛新白纻,谋生只办旧青毡。 早知苏季夸金印,不换城南二顷田
落落晨星大,荒荒海气蒸。 戍楼咽霜柝,水驿闪风镫。 夷骑往来熟,尘沙感慨增。 劫灰何代寺,我欲问胡僧。
客意如春倦,西堂暂此经。 风间花上帽,人静鸟趋庭。 水色穿帘白,棠阴出院青。 题诗问窗竹,记否一年听。
清代诗人刘曰萼,字韵泉,是盐山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作中。以下是对刘曰萼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 - 字号和籍贯:刘曰萼,字韵泉,出生于盐山。 - 科举经历:他是一位道光庚子举人,曾官武强训导。在任内,他殉难,留下了自己的作品《箧山诗草》作为历史见证。 2. 诗歌特色 - 《步西院作》:这首诗描绘了客居者在春天里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