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銮
注释:红罗仙子,指的是诗人自己。瑶台,指天上的宫殿。斋馆,指书房。赤嵌,是荔枝的别称。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咏。首句“红罗仙子下瑶台”,用典,红罗仙子即诗人,以红罗仙子比喻自己是人间的仙人。二句“斋馆春风席上回”,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和事情经过。风调雨顺,自然万物生长,而人亦应如此;风调雨顺之年,荔枝最甜。三句“便与赤嵌书地产,此行端为荔支来”,说明诗人此次来访,主要是为了欣赏荔枝,荔枝之美
【注释】 五妃墓:南宋灭亡后,宋室宗亲南渡,在崖山被元军围困,最后崖山失守后,南宋的五位皇帝被杀。其中文天祥等四王殉难。 厓(yái)山:指崖山。 块(kuì)肉无存:比喻崖山无存。 荒陇:荒凉的土地。 昏:昏暗。 水国:指崖山附近的大海。 魂追帝子:指元兵追袭宋帝陵,意谓“追帝子”也即追击宋皇族,以图复仇。 交衢:十字路口。 红夷:红巾,指起义军。塞(sài):阻塞、阻拦。 赤嵌门:地名
诗句释义 1 檨(mào):此字可能是错别字,应为“茅”,意为茅草。 2. 篾络筠篮到处攒:用篾编织的篮子到处堆满。筠篮通常由竹子编织而成,用于盛放物品。 3. 黄金青玉乱堆盘:金银财宝杂乱地堆在盘子里。这里形容财物丰富或奢华的生活。 4. 陂塘夏税争鱼市:指在池塘边的市场里,人们为了争夺捕鱼的机会而竞争。夏税可能是指夏季时征收的税,鱼市则是指买卖鱼类的市场。 5. 园圃秋租补橘官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 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 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 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注释:这首诗是郑六亭先生与朋友们游玩法华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他们在炎热的夏日中游览寺庙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赏析:郑六亭先生和朋友们在炎热的夏日中游览寺庙,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太守将西渡,其言未必真。” - 关键词: 太守、西渡。 - 注释: 描述太守即将离开此地,但他的话不一定可信。 - 译文:(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汇,因此无法提供完整译文) - 赏析: 这一句透露出某种离别的气氛。"太守"通常指的是地方的行政长官,而“西渡”可能意味着他将离开或远行。这里的“其言未必真”表达了一种怀疑或不确定的态度,暗示了接下来的叙述可能存在虚假。
【注释】赤嵌:地名,今属福建省厦门市。荔支:荔枝。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寻访名产荔枝的佳作。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晚凉时节、晴岚满天的景色。颔联写人,刻画了一位穿着草鞋、葛衫、葵叶扇的寻人者。颈联则直接点明寻人的主题,即为了寻找荔枝而来。全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注释】 纪捷:记录胜利的喜讯。 东转鸡笼外,其名蛤仔难。 蚕丛惊地裂,蛇瘴逼天寒。 蛮獠春旗出,儿童竹马看。 昆仑三鼓夺,未似此行欢。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蜀中得胜回朝后所作。 首联:“东转鸡笼外,其名蛤仔难。”这是说凯旋的军队已从鸡笼山(今成都北郊青羊宫一带)转出,进入四川盆地了。这里用“鸡笼山”来代指成都平原,因为鸡笼山在成都西北,地势险要,自古为军事重地。“其名蛤仔难”
【注释】: 羽檄传天外,须臾离海东:羽檄是古代传递军情的命令文书,这里指紧急的军情,天外表示遥远。须臾离开东海,即迅速奔赴战场。 旧棠依召伯,新稻赋张公:召伯是指周代的召虎,召虎是周公的后代。张公是唐代的名将张巡。旧棠树依傍在召伯庙旁,新田里收割着张巡的稻谷。 天意无私覆,边防有异功:上天对国家没有偏心,就像召伯公正无私地治理国家一样,而边防将士则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谁将军国事,为达帝王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表述,仔细辨别正误,同时联系上下文语境做出判断。“竹围坚似铁,壮士喜为兵”的意思是:“用竹子包围起来像坚固的铁墙一样,勇士们喜欢做战士。”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释义:昔日王巢贼,频年赤嵌城。 竹围坚似铁,壮士喜为兵。 马首唯予望,牛皮不战平。 至今杨大眼,南北有威名。译文:曾经是王巢贼,几年来攻打赤嵌城
行李萧萧担一肩,有人踪迹似前贤。 倩渠摹得云林笔,一幅溪藤淡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