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树树落晴岚,满郭山光海气含。
草履葛衫葵叶扇,为寻荔子过城南。
【注释】赤嵌:地名,今属福建省厦门市。荔支:荔枝。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寻访名产荔枝的佳作。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晚凉时节、晴岚满天的景色。颔联写人,刻画了一位穿着草鞋、葛衫、葵叶扇的寻人者。颈联则直接点明寻人的主题,即为了寻找荔枝而来。全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晚凉树树落晴岚,满郭山光海气含。
草履葛衫葵叶扇,为寻荔子过城南。
【注释】赤嵌:地名,今属福建省厦门市。荔支:荔枝。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寻访名产荔枝的佳作。首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晚凉时节、晴岚满天的景色。颔联写人,刻画了一位穿着草鞋、葛衫、葵叶扇的寻人者。颈联则直接点明寻人的主题,即为了寻找荔枝而来。全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注】武乡侯:即彭玉麟(1817~1852),字雪琴,号退省,湖南衡阳人,清朝末年湘军名将。王佐之才:指辅佐君主的才能。尽瘁鞠躬:竭尽自己的力量去尽忠职守。我公:这里指作者自己。范文正: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先忧后乐:指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把个人的忧乐置之度外。噫微斯人:感叹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湖南巡抚卞宝云的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蹉跌游戎血战情 - 这句话描述了战场上士兵的牺牲和战争的艰苦。"蹉跌"意为跌宕,这里比喻战场的艰难和残酷。 2. 郎官念念为苍生 - “郎官”指的是古代的官员,而“念念为苍生”则表示官员们始终牵挂着百姓的安危。 3. 何妨塞却狼机口 - “狼机口”可能指的是某种可以攻击或利用的陷阱。这里的“塞却”意味着阻止或封闭。 4. 垒土新来变铁城 - “垒土”指用土堆砌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危难时刻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坚定支持。 第1句“木城百雉海东隅”,描绘了一个坚固的城池,高大而雄伟,位于东海之滨。这里的“木城”指的是坚固的防御工事,而“百雉”则形容城墙的高度极高。这个场景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地势险要、易于防守的地方。 第2句“危难方知伟丈夫”,意味着在面临危险和困难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英勇和伟大
《台湾竹枝词》是梁启超在清末时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南郊的风光、斜阳和法华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深厚情感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诗句: - "南郊东转路丫叉," 描述了南郊的地理环境和道路状况。 - "斜日缘成到法华," 表达了作者在斜阳下到达了法华寺。 - "暂得托身无上地," 暗示了暂时寄托于此地的美好感受。 - "小西天外见昙花," 描绘了在法华寺附近看到昙花的情景
《台湾竹枝词》是一首反映清末民初台湾文化和风情的诗作,由梁启超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1. 第一首诗部分:金钱花发为郎攀,落尽金钱郎未还。 - 金钱花发为郎攀:这里的“金钱花”可能象征着爱情或财富,寓意着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而“为郎攀”则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追求和爱慕。 - 落尽金钱郎未还:这句话意味着女子已经接受了男子的追求,但男子并没有因此而回报她的感情,即所谓的“郎未还”
诗句释义: 日日香泥点竹扉,一双燕子避人飞。 译文: 每天都能看到人们用香灰涂抹竹门,一对燕子在人们的视线中迅速飞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乡村的宁静生活场景,香灰是当地的一种习俗,用于驱邪和祈福。燕子在人们的视线中快速飞走,可能是为了避免被人们打扰。诗中的“村寮亦有评花处”一句,可能是指村里有人专门负责评选花种,而自己则负责春播紫薇,体现了农民的生活情趣。 日日香泥点竹扉,一双燕子避人飞。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圣人谋庶先筹富,此地全须用教先。 - 注释:圣人为了谋求百姓的福祉,首先要考虑的是富足。在这里,“此地”指的是一个地方,“全须用教”意为必须全面地教育。 - 译文:圣人为了谋求百姓的福祉,首先考虑的是让这个地方富裕起来。 2. 礼义分明廉耻重,海邦仓廪本天然。 - 注释:在这个地方(指台湾),礼仪和道义应当是明确且清晰的,廉洁和羞耻感是非常重要的
台湾竹枝词 频年海上寇张弧,香老芝龙总未诛。辛苦东宁贤太守,自捐资斧伐萑苻。 译文: 频繁的海上入侵,使得寇仇如影相随,然而像香气袅袅的老芝和龙一样强大的敌人,始终未能被铲除。我为这辛苦的东宁贤太守感到遗憾,他虽然自费人力物力去剿灭那些猖獗的盗贼,但终究无法完全消灭他们的罪恶根源。 赏析: 此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启超所作《台湾竹枝词》之一,表达了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好像一对恋人一样
【解析】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 (5) “深树丛篁踞石床”,竹荫密布,在竹林间有一张石头床,诗人置身其间,静享清凉,这两句是写景,写诗人独处幽林,远离尘世的惬意。 (6) “竹溪寺后午阴凉”,“竹溪”是竹溪寺的简称,诗人来到寺后,沐浴在一片阳光之下,这里写的是诗人在竹溪寺后沐浴着斜阳,享受着宁静的闲适。 (7) “山风响动祇园木”,诗人听到山风吹拂着寺院中衹园的树木,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
注释:在这个寰中,还有另一个仙洲,多恐怕蹉跎未肯求。我想在阳光的照耀下寻找福地,鸡笼山在海东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台湾风光的竹枝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台湾岛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句“寰中更自有仙洲”,表达了诗人对台湾岛的独特魅力的赞美之情。他不仅看到了台湾的自然美景,还感受到了那里的人文气息。第二句“多恐蹉跎未肯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台湾的美好向往。他担心自己的时间不够
【注释】 五妃墓:南宋灭亡后,宋室宗亲南渡,在崖山被元军围困,最后崖山失守后,南宋的五位皇帝被杀。其中文天祥等四王殉难。 厓(yái)山:指崖山。 块(kuì)肉无存:比喻崖山无存。 荒陇:荒凉的土地。 昏:昏暗。 水国:指崖山附近的大海。 魂追帝子:指元兵追袭宋帝陵,意谓“追帝子”也即追击宋皇族,以图复仇。 交衢:十字路口。 红夷:红巾,指起义军。塞(sài):阻塞、阻拦。 赤嵌门:地名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鲫鱼潭有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形役劳劳总未休,此心空有买山求。 - 形役:指世俗的事务和束缚。 - 劳劳:形容辛苦忙碌。 - 此心:指作者的心思或愿望。 - 空有:只是有,但未能实现。 - 买山:购买山林,表示退隐。 2. 鸱夷湖外思浮宅,钴鉧潭西赋小邱。 - 鸱夷:古代楚国的地名,此处可能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
【注释】 层城:高耸的城堡。晓出:早上出来。度岩扃:越过山崖关口。喜见:很高兴看见。潭光照眼青:清澈的潭水映照着眼睛,显得十分明亮。烟树人家:烟雾缭绕的树木掩映的村落和人家。湖上店:在湖泊上的客栈或小旅店。沙洲官澳渡边亭:沙洲上的官道旁的小亭子。山从乌顶分东郡:山峰从黑山顶分出,形成东郡。鲲身达北溟:巨鱼的身躯直达北溟。但说鲫鱼鳞甲薄:只是说鲫鱼的鳞片很薄。一天风雨是龙灵:即使是一天下大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半熟含青市百枚,名园高树曲城隈”的意思是:半熟的果实藏在绿色的市井里,名园的树木长在曲折的山边。“赤嵌荔支词”的意思是:赤色的荔枝,是名园的美味。这两句描写了荔枝成熟时的景象。“山翁呜咽言情事,曾见黄巢劫火灰”的意思是:山中的老翁在呜咽地诉说着往事,曾经见过黄巢烧过火后的灰烬
【注释】 1. 赤嵌:地名,今属福建省泉州市。荔支:荔枝。词中“荔支”指荔枝。端明阁:宋内府藏书楼名。 2. “摘得钗头颗几丛”:意谓摘下的荔枝像玉簪上的珠宝一般。钗头:妇女发髻上插的饰物。颗:珠子。 3. 谁与:何人能为,谁肯为之。端明阁:宋内府藏书楼名。摹:描摹,写下来供别人观看。 4. 一编添谱:即《荔枝谱》,是记述荔枝种植、栽培、品种等方面的专著。海东红:这里指福建泉州出产的荔枝
注释:红罗仙子,指的是诗人自己。瑶台,指天上的宫殿。斋馆,指书房。赤嵌,是荔枝的别称。 赏析:此诗为作者自咏。首句“红罗仙子下瑶台”,用典,红罗仙子即诗人,以红罗仙子比喻自己是人间的仙人。二句“斋馆春风席上回”,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和事情经过。风调雨顺,自然万物生长,而人亦应如此;风调雨顺之年,荔枝最甜。三句“便与赤嵌书地产,此行端为荔支来”,说明诗人此次来访,主要是为了欣赏荔枝,荔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