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注释】 锦幄:华丽的帐篷。荼蘼(tú mí):一种花名,又称“木槿”。银蒜:指蜡烛。韩范:即韩愈和范仲淹(均为宋代文学家)。欧苏:即欧阳修和苏轼(均为宋代文学家)。安边:镇守边疆。领客:接待宾客。红芳:美丽的花朵。绿荫:浓密的树荫。着句:即“著句”的省文,即“着笔”的意思。挽春:挽留春天。春肯住:春天不肯停留。判羽觞挥:即“判羽觞”的省文,即“斟满酒”的意思。金系花腰:即“金腰带”的省文
风流子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箸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释: - 枫林:指秋天的树林,树叶已经变红,凋零落下。 - 关河:指山河,这里代指家乡或故乡。 - 楚客
【注释】 双燕:燕子成双。梁:屋脊。虹:彩虹。流光:流水般流逝的时间。南浦:指渡口,也泛指水边。葡萄波,即“葡萄醅”,指酒。西凉:指唐代西北边地。省:通“讯”。浅妆:淡妆。罥袖:衣袖。唾痕香:指遗落的胭脂。绮罗:华美的衣服。么凤求凰:指《凤求凰》琴曲,是汉末蔡邕所作。十二主家楼苑:指贾氏的园宅。 【赏析】 《风流子·双燕立虹梁》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人怀人
风流子 东君虽不语,年华事、今岁恰如期。向寒雨望中,晓霜清处,领些春意,开两三枝。又不是、山桃红锦烂,溪柳绿摇丝。别是一般,孤高风韵,绛裁纤萼,冰剪芳蕤。 注释:东君,指春天的神,象征生命的开始和万物的生长;年华,指岁月;寒雨、晓霜、春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山桃、溪柳,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景象;孤高风韵,形容花的高雅;绛裁纤萼,指花朵的颜色;冰剪芳蕤,形容花的形状。 清香还有意,轻飘度勾引
【注释】 风流子:词牌名。 书剑忆游梁:《晋书·殷仲堪传》载,殷仲堪年少时曾游于吴地,“见者无不叹息”。后因称游人或文人为“书剑”,此处借指作者自己。 底事不堪伤:《世说新语》载,王敦在武昌时,有人劝他不要轻启北门,以免引起祸端。王敦回答说:“正想看看自己的脚跟在哪里。”这里以王敦自比,表示对往事的怀念和感慨。 兰楫嫩漪:兰楫,指船桨;嫩漪,指船行水面激起的水波。 吴南浦:吴县的南部
诗句释义 1 金谷:金谷园,位于洛阳,是东汉末年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2. 薰风: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3. 国色:指芍药花,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4. 半敧雪醉霜:描述芍药花瓣半垂,仿佛醉酒一般。 5. 舞低鸾翅:形容芍药花轻盈地摇曳,如同鸾凤的翅膀。 6. 绛笼蜜炬:绛红的笼子里放着蜜炬,即点燃了蜜蜡的蜡烛,象征着喜庆和温馨。 7. 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默无言:形容女子在绣花窗前醒来
黄钟商芍药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敧红。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银烛夜阑,暗闻香泽,翠阴秋寂,重返春风。 【注释】: 黄钟商:指《黄钟商调》。芍药:即牡丹。 【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梦中所见之景。“温柔酣紫曲”是说梦中的芍药花开得非常鲜艳,如同紫色的曲调一样令人陶醉。“扬州路”、“翠盘龙”则是描绘梦中出现的扬州道路及龙形的芍药花
诗句释义: -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描述的是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有梨园和柳树,曾经醉酒时留连忘返。 -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感叹被轻烟所吸引而未能离开,细长的柳丝依旧未变,霏微的小雨和湿润的花粉已经飘落。 -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进一步描述了花和柳的特性,花三天后就会凋谢,而柳树则一年到头都是嫩绿的。 -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案】 “风流子”是柳永自号,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江南的春色来表达作者的愁苦和哀思。上片首句交代了季节、地点,“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看西湖、画船轻泛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看父老袅花”的意思是:看着老人挥动着花朵招手送别。“儿童骑竹,争问归期”的意思是:小孩子在竹林间追逐嬉戏,争先恐后地询问郭县尹何时归来。“帐簇马前纷蔽日”,意思是说郭县尹的帐篷簇拥在马的前部,遮天蔽日。“冰饮三年,从容官事”,“冰饮”是宋仁宗时期设置的一个机构,负责收集、整理民间文献,并加以刊刻,以广流传,供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