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纬
【注释】 刘郎:指南朝诗人江淹,因避讳改姓刘。桃源洞:指桃花源,在今湖南省常德县西南。尘寰:指人间。事:事情。古意:古人的遗意。飘零:零落。无处觅:找不到。藤:藤萝。萦:缠绕。阑干:栏杆。 【赏析】 此诗写寻访旧游之地而不见的感慨。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语极精炼,情真意切。“重寻旧路事已难”,是说当年去寻访桃花源,还觉得容易;如今再去寻访,却已是“事已难”,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事已难”三字
次韵朱承事题丹邱 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 译文: 在这座白云缭绕、景色宜人的城市中,道路宽阔明亮,可以畅通无阻。我不怕那层层叠叠的群山和如墨如绢的暮色,它们如同一幅幅屏风,静静地展开在眼前。远处的江面平静如镜,清澈的水面上,一条条细长的波纹就像刚被织好的丝绸,轻轻铺开。 注释: - 白云城郭(城市):古代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辨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即可。如“浮杯石上”意思是说在石上浮着的杯子里坐着,指饮酒。“沧浪”是水名,这里指《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旧题诗”指桃源洞口有李白的题诗。 【答案】 译文:在石上浮着的酒杯中坐着,饮了很长时间。手弄着沧浪的水,客思也迟延。片片落花收拾看,洞中疑有旧题诗。赏析
雁山 乱山峰峦无限好,幽静小径有时迷。 石骨秋寒偏瘦削,松梢老去低垂低。 天寒闻雁声断续,月夜见乌鸦栖栖。 名胜之地海上传,无人知晓马蹄蹄。 注释: 1. 乱山峰峦:形容山峦众多而且参差不齐。 2. 幽静小径:指山中小道幽深且难以辨认。 3. 石骨秋偏瘦:形容石头在秋天显得格外消瘦,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 4. 松梢老却低:描述松树枝叶老化,枝干变得低矮。 5. 天寒闻雁过
诗句释义: 彩旗飘扬,在寒冷的霜天夜晚,宿鸟惊飞。诗人王似之(王进之)来访,我急忙询问人民的疾苦和民情。我们在三台从容会过,听到他的笑声先看到几路清平。太阳落山时我思念玉阙,在赤霞深处看见瑶京。我信知他是子晋真苗裔,仙籍还居第几名。 译文: 彩旗飘扬,在寒冷的霜天夜晚,宿鸟惊飞。诗人王似之(王进之)来访,我急忙询问人民的疾苦和民情。我们在三台从容会过,听到他的笑声先看到几路清平
注释: 短棹无寻处,严城欲闭门。水边人独自,沙上月黄昏。 老别难禁泪,空归易断魂。岂知今夜梦,先过白沙村。 送许左丞至白沙为舟人所误 短小的桨没有寻找的地方,坚固的城墙想关闭城门。水边的人影独自徘徊,沙滩上的月亮已到黄昏。年老的人离别时眼泪禁不住,空身回家容易伤魂魄。难道知道今夜做一场梦,梦中会先经过白沙村? 译文: 短小的船桨找不到地方停泊,坚固的城墙准备关起城门。水边的人影独自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理解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语境来筛选文中的信息,然后加以概括作答。“春晚”即暮春。 第1句:描写春天景色。“池上柳依依”,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依依”,形容杨柳柔婉的枝条随风摇曳的姿态,也指依恋不舍的样子。 第2句:写柳边人家掩上门户的情态。“掩扉”,是古代一种闭门的习俗,这里用“掩”字,既写出了人的动作
译文 闻角频频催白日尽,为尔一歔欷。 壮士军中老,流人岭外归。 秋生边树暗,月在陇沙微。 灯火孤城闭,萧萧黄叶飞。 注释 - 闻角:听到军中的号角声。 - 频催白日尽:频繁地催促太阳下山。 - 为尔一歔欷:为你悲伤地叹息一声。 - 壮士军中老:年轻的士兵在军中逐渐变老。 - 流人岭外归:流放的人在岭南地区归来。 - 秋生边树暗:秋天来临,边塞的树木显得更加昏暗。 - 月在陇沙微
【注】①委羽:羽毛脱落。②木兰桡:船桨。③争认:指辨认。④弄玉箫:吹箫的仙女。 【赏析】 《寻委羽洞》,是一首描写诗人寻访委羽洞的抒情诗。委羽,即落羽,羽毛脱落。此典出自《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一句,后以“委羽”比喻事物的渺小或消失。本诗首句就写委羽不知何处,接着写人扶上木兰桡(即船桨)去寻找委羽洞。次句写寻找去路时花梢密处所见的景象
诗解 1. 已知星可摘: 这里用“摘”字形象地描绘了星辰的美丽。古代有将星星比作珍珠的习俗,认为可以通过采摘来获得这些星星。 2. 须信路皆通: 此句表达了一种信心,相信无论走哪条路都能够到达目的地。这里的“路”指的是通往星星的道路。 3. 日影穿云薄: 描述了太阳的光线穿透薄薄的云层的景象。 4. 天形入水空: 描述了天空的形状在水面上的倒影。这里可能是指日出或日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