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纬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路入溪声壮,秋深树影稀。 - 注释:走进这条小路,听到的是溪流的轰鸣声,秋天到来,树木的影子变得稀疏。 - 赏析:诗人走在这条小路上,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秋天的萧瑟,通过声音的变化和光影的变化,展现了季节更迭的景象。 2. 岫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 - 注释:山峰上的云雾里隐藏着鸟儿的声音,松树下的小溪中滴落的露水落在了衣服上。 - 赏析:这里诗人运用了“藏”
避寇即事十二首·借问今何所 借问今何所,空山号白龙。 秋声悽万窍,雪意黯千峰。 俯首烧残叶,披衣听断钟。 生涯都付贼,只有一萍踪。 注释 《避寇即事十二首》是宋代诗人左纬的组诗作品之一。此组诗共十二篇,每篇都以“避寇”为题,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这首诗名为《借问今何所》,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赏析 诗的开头“借问今何所”
诗句释义与译文 无路扫妖氛,掀髯倚碧云。 - 无路:无法找到出路或解决的方法。 - 妖氛:指邪恶势力或混乱的局面。 - 掀髯:形容人因愤怒或激动而露出胡须的动作。 - 碧云:通常指天空的颜色,这里可能是指天空的碧蓝色,或者形容人的气概如天一样高大。 - 翻译:无法找到清除邪气和混乱局面的方法,我气愤地扬起胡须,倚靠在高高的蓝天白云之上。 草茅难报国,畎亩敢忘君。 - 草茅
香远堂 试卷珠帘看,青山有几重。 峥嵘秋色老,苍莽暮烟浓。 未辨清猿处,遥知白鸟踪。 蓝田无此景,痛扫只双松。 注释: 1. 试卷珠帘看:试卷上绘有珠帘,形容风景优美。 2. 青山有几重:青山重叠,难以计数。 3. 峥嵘秋色老:秋天的山色壮丽而深沉。 4. 苍莽暮烟浓:傍晚的雾气弥漫,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5. 未辨清猿处:无法分辨出清晰的猿猴所在的位置。 6. 遥知白鸟踪
译文 不知何处是归途,乱山中掩门紧闭。 断崖上虺蛇蛰伏,枯木上乌鸦乱叫。 人烟断绝莽苍地,黄昏时鬼火闪烁。 夜寒难耐独自饮泣,如何得到壮士来听? 注释 1. 转徙:迁移、转移; 2. 处:住所,此处意指“归宿”或“地方”; 3. 虺(huī):毒蛇; 4. 蛰: 冬眠; 5. 昏:黄昏; 6. 莽苍:草木茂盛的荒野; 7. 青:这里形容鬼火发亮的样子。 8. 长:长时间地。 9. 泣:哭泣
【注释】 避寇即事十二首:杜甫于天宝十一载(752)至十三载(754),在东都时,曾作《避贼》十首。“即事”指当时所闻见的事。《新唐书·杜甫传》:“天宝中,史朝义反于河北,肃宗诏天下征兵。杜时官左拾遗,上疏谏曰:‘……今陛下以神武定祸乱,若乘胜遂取两京,如反掌耳,何为数郡之卒,皆无一俘?’”此诗即作于此期间。 乌合辈:指叛军。 钱塘:地名,今浙江杭州。 故是:还是。 升平久:谓安禄山
避寇即事十二首 失所尚迁次,江湖信足行。 朝廷自多土,天地只孤生。 已是无归处,何须问去程。 甘心委沟壑,回首恋升平。 注释: 1. 失所尚迁次:失去了原有的住所,只能到处流浪。尚,还,仍然。迁次,流离转徙,四处奔波。 2. 江湖信足行:在广阔的江湖中,可以随心所欲地行走。信,真的,实际上。 3. 朝廷自多士:朝廷里有很多人才。自,自然,当然。 4. 天地只孤生:天地间只有我一个孤单的生命。只
避寇即事十二首 注释: 1. 寂寞空山里, 意思是说在这寂静而空旷的山中,我独自面对。 2. 黄昏百怪新。 意思是说在黄昏时分,各种奇异的事情接连不断出现。 3. 鬼沿深涧哭, 意思是说鬼魂沿着深涧边哭泣。 4. 狐出坏墙频, 意思是说狐狸经常从破损的墙壁中出来。 5. 小雨俄成霰, 意思是说小雪粒很快变成了雪花。 6. 孤灯不及晨。 意思是说我的孤灯无法赶得上早晨。 7. 开门谢魑魅,
“太平无可议,妖孽欲何求。未足烦天讨,然犹假庙谋”。 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渴望安定、希望朝廷能有所作为的深深忧虑。在《避寇即事十二首》这一组诗中,左纬通过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痛苦进行深刻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天台石桥 咄哉桥畔客,何不向前行。 自是君心险,无从此地平。 银河千尺到,金剑一棱倾。 故我诸缘断,唯闻流水声。 译文: 咄哉桥畔的客人,你为何不向前走呢? 只因您的心志险阻,所以无法平静前行。 就像银河高悬在天上,而你的剑却只能倾斜。 因此我所有的缘分都已断尽,只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