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龙
【注释】: 盆中四时木犀:木犀,即桂花,又称丹桂、岩桂、金粟等。“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盆”是盆栽,“木犀”就是盆栽的桂花树。 一树婆娑月里栽,是谁移种下天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株婆娑摇曳的木犀树,是从月亮里栽种的,它是由谁从天上移植下来的呢? 金英恰似清霄月,一度圆时一度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桂花的花朵像一轮明亮的月亮,每当月亮圆满的时候,桂花就会盛开。 【赏析】:
【注释】 老翁:诗人自比。昂藏:形容人英俊、有精神,此指诗人年事虽高而精神犹健,气宇轩昂。得钱长是醉春风:得到钱财就常常喝美酒如醉,形容生活富足。杏花村:今河南沁阳,以盛产美酒闻名。村家好:村里的酒馆都很出名。问牧童:向放牧的小孩打探消息。牧童:放牧的小孩。 【译文】 八十岁的人依然英姿勃发。有钱就喝酒赏春。沁阳美酒很有名的。不要去桥边打听放牧的孩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之作
【注释】 踏歌:边走边唱。槌鼓:打鼓。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霏霏:纷纷落下的样子。弄晴:转阴为晴。心上事:指心中所牵挂的事。春风楼:妓院名,即“花楼”。 【赏析】 《清明》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人们踏歌击鼓,准备迎接春天到来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唤起了十年来心中萦绕的往事,听到春风楼上卖花声,勾起了旧日的情思。全诗意境优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及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积累,并结合题目所给注释和提示进行理解分析。 “我向诗中为活计”的意思是:我在诗中寻求生计。“君于酒里作生涯”的意思是:君在酒中寻找生活。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生活态度。“世间乐事惟诗酒”,意思是:世间的快乐之事,惟有酒诗而已。“各自风流占一家”的意思是:各自以自己的风格来占据一方天地。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注释:春阴,春日阴雨绵绵,湿润了翠绿色的苔藓。 译文:密雨如酥油般滋润着翠绿的苔藓,春天的阴雨天天笼罩着楼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阴雨绵绵的画面。首句“密雨流酥入翠苔”,通过“密雨”和“流酥”这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次句“春阴日日锁楼台”,则将春阴的天气与楼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展现了楼台被春阴所笼罩的景象。最后一句“女郎未有寻芳约,辜负樱桃一半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出自《相思曲》。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二月春风杨柳青” -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和杨柳的嫩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闻郎系马到长亭” - “闻郎”指的是听到有人的消息或者消息传来,而“系马”是指停下马车等待。这里的“长亭”是一个古代的驿站,常用于传递信息的地方。 3. “相思情味如中酒” - “相思”指的是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见梅:看见梅花(暗指梅花是美人)。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与环境,渲染出空谷幽静的意境。次句以动衬静,写出了梅花在寒风中挺拔、盛开的形象。第三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梅花的洁白和高洁。最后一句以反衬法,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的品质。 “云绕前冈水绕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云缭绕的山峦,水环绕的村庄,构成了一副和谐的图画。诗人置身于其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此诗首句写舟中人急切地招呼着船夫准备过河;二句写天明时分只能匆匆地过河;三句写梦中还梦见在寒冷的窗前做着功课;末联点出是“寒窗”,说明梦醒之后仍在寒冷的窗下读书,表现了词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答案】 ①黄帽:古代官员戴黄色帽子。②涵山:山名。③纸帐
注释:粉蝶,一种美丽的蝴蝶。宿粉栖香乐最深,说明它在夜间停留时,喜欢在花朵中吸食花蜜,享受花香。暂依芳香避春禽,可能是因为春天的鸟兽较多,所以暂时避开。晚来风起还无定,形容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捉摸。舞入梨花何处寻,形容风过后,粉蝶飞舞在盛开的梨花丛中,但不知它究竟在哪里。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粉蝶在花丛中飞舞的诗。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粉蝶比作一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人
注释:我有三间茅屋,就像头一样。除去写作,其他的事情就一无所有了。我想用十年的时间去努力谋求生计,但一时却倾倒在江湖之中。 赏析:诗人一生清贫,过着淡泊的隐逸生活。诗的一开头就写自己三间茅屋,盖在头上。这是对自己贫困生活的如实反映。“除却吟篇事事无”,是说除了吟诗作赋以外,别无长物,更无其它谋生手段。他自叹穷困潦倒。但他并不灰心,而是决心以十年苦读来寻求出路:“拟把十年穷活计,一时倾倒向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