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耕
【注】: 唇齿辅车势:比喻关系十分密切。 坤维井络方:指大地的四边。 只宜花柳盛:只能让花草树木繁茂。 莫遣鸟鱼忙:不要让鸟儿和鱼儿忙碌。 陇麦无由食:陇上的麦子没有地方收割。 边筹是可防:边境上的防御措施是可以防备的。 出言还有禁:说出口的话还是不能随便说的。 忍泪下成行:忍着眼泪,泪水落下就成行了。 【赏析】: 《春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此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
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 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 鸟下窥斋钵,龙归识梵音。 城中尘眯目,那得此幽寻。 注释与赏析: 1. 杰阁山为佛,精庐地布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杰阁山上的寺庙是佛的象征,而山下的精庐则布满了金碧辉煌的装饰。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寺庙的庄严和美丽。 2. 水涵空阔净,路绕翠微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山下的水清澈透明,周围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松树的七绝,是题咏长松之作。 诗的开头两句写景,“路穷山百转”,写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特点。松树生长在山岭之间,道路曲折盘旋,所以叫“路穷山百转”。接着写松树的外貌,“云拥木千章”,“木千章”是夸张的说法,形容松树长得高大茂盛。这两句写松树的外形。第三句写松树的意境,“蕞尔人间世”,“蕞尔”指小而矮,“人间世”指人世间,这里比喻松树生长于人世间。这两句写松树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注释】 零落红:凋谢的花朵。扶疏:繁茂的样子。简书:书信。留客住:留住客人的意思。卷春归:将春天带走。是处:处处都。羁怀:羁旅中的情怀。浮生:人生。乐事:快乐的事情。锦江:四川的一条大河,这里代指成都。拚(pàn)尽醉:尽情地喝酒。典(diǎn):典当。无衣:没有衣服穿。 【赏析】 诗以成都即事为题,描绘了作者在成都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自己的心情。 首联“零落红成阵,扶疏绿结帏”写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态度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及手法等。 本题中首联“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写诗人寄居于城南的寺庙里,三年来过着孤独的生活。“寂寞”两字点明环境氛围,突出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的处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的内容。首先分析第一联“唤舟芳草渡,系马绿杨阴”:在江边唤船,把小船渡过江去;在杨柳树荫下系好马。这两句写出了渡口的宁静和景色的美丽。然后分析第二联“步入莓苔径,门开花竹林”:沿着长满青苔的小道走去,门前有鲜花盛开的竹林,这两句描绘出了园景。接着分析第三联“王孙随牒远,婺女隐云深”:王子的官位被贬
春日 闻道西楼下,香风扬绮罗。 无钱沽酒得,不醉奈愁何。 老去春缘薄,慵来睡兴多。 闭门终一枕,亦不梦南柯。 注释: 1. 闻道西楼下:听说西楼下有人 2. 香风扬绮罗:花香四溢,香气飘扬 3. 无钱沽酒得:没钱买酒 4. 不醉奈愁何:不能喝酒,怎么解愁? 5. 老去春缘薄:年纪大了,春天的缘分也少了 6. 慵来睡兴多:懒得去睡觉,兴致勃勃 7. 闭门终一枕:关上门,只做了一个梦 赏析:
春日 门前无俗物,城上亦奇观。 花浪东流稳,云山西望寒。 身凌尘外远,目极意中宽。 最爱风标客,晴沙理青纨。 注释: 1. 门 前无俗物,城上也可以看到壮丽的景象。 2. 东流的波浪稳定而宁静,西边的天空显得冷清而高远。 3. 身在尘土之外,眼界变得开阔,心胸也变得更加宽广。 4. 最喜爱那些风度翩翩的客人,他们在阳光下整理着青色的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
城中少乐事,日日走尘土。 因循嘉节过,春物遽如许。 驾言游近郊,及此新过雨。 梨花雪飘零,麦脚浪掀舞。 伤心梅已叶,慰眼杏初吐。 荒凉入古寺,迢递行两庑。 耽耽巨入阁,擐甲硕且武。 出门诣支径,信马踏江浒。 小舟呼未至,危亭憩方午。 长江渺无际,远岫明可数。 舟中更奇绝,一视隘天宇。 深流风浩荡,浅岸石龃龉。 水凫贞自适,修竹不知主。 摇摇打鱼艇,丁丁造船斧。 林疏见官道,路转失前浦。
陈侯招我古寺行,破椽老瓦烦支撑。 丹青巨壁置庑下,大士五髻彯华缨。 旁风上雨尘土集,意象落莫无光晶。 近前谛视乃名笔,妙处不减本与琼。 惜哉此地非所托,走卒嘈杂儿童轻。 西邻塔庙颇雄伟,弥天老惠新主盟。 撞钟击鼓饭千指,分坐岂无三尺楹。 何人堪作不请友,参谋行解俱圆明。 从容试以语二士,曰此甚易非难成。 便从游戏出三昧,各借一臂相扶擎。 腾空似赴远公约,散花如入维摩城。 都人改观香火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