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某
【注释】 挽冯夏威联:指悼念冯夏威的挽歌。联,是中国古代一种韵文体裁的名称。 【译文】 有心要悼念先生,他的魂魄来了,我有什么荣幸,我有什么荣幸! 无意拘囚志士,是上天厌恶我的,上天厌恶我的!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春,作者为江西儒学提举兼国子监博士。诗人面对故人冯夏威的去世,怀着悲痛的心情写就了这首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冯先生逝世的哀悼之情
【注释】 ①霓裳:传说是天上仙乐,这里指乐曲。 ②万宝:指皇帝。 ③千秋诞日:指田千秋的诞辰。 ④羯鼓:胡乐的一种,相传用羊皮为鼓面,故称羯鼓。 【赏析】 此诗作于庆贺皇帝万宝之成。首联写庆贺场面,万宝成事大功告成,奏一曲天籁般的《霓裳羽衣曲》,天边桂花纷纷飘落,庆贺的场面十分壮观。颔联写寿宴,寿星田千秋祝寿,三通羯鼓催开洞里桃花,庆贺的场面十分热闹。全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注释】鶗鴂:即杜鹃,又名子规。报晓:叫醒人们起床的声音。 这首诗的大意是:天刚破晓的时候,杜鹃鸟一声声啼叫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以“鶗鴂一声初报晓”为题,描写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抓住春晓的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鶗鴂鸟以人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晓时杜鹃啼叫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写春晓时鸟儿的鸣叫声。“鶗鴂一声初报晓”,这“一声”很轻,仿佛是轻轻地
乍卷珠帘新燕入。 轻风微拂柳丝长。 翠羽纷飞春色里,娇容。 如诗画中人儿旁。 注释: - 乍:突然,忽然。 - 卷:收起,放下。 - 珠帘:装饰精美的帘子。 -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 轻风:温柔的风。 - 微拂:轻轻摇曳。 - 柳丝:柳条。 - 翠羽:绿色的羽毛。 - 纷飞:纷纷飞舞的样子。 - 春色里:春天的景象。 - 娇容:美丽的面容或姿态。 赏析:
诗句:南乡子 南乡子的注释:南乡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小梅花》。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句,平韵。此首为上片起韵之作,下阙可依此格式续写。 译文:楼台里春光淡雅而宁静,东风轻轻吹过。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南乡子"是词牌名,全名《江神子·春日艳歌》。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拂过楼台,带来淡淡春意的画面。上片开头一句“楼台里”点明地点,暗示主人公身处高楼之上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1. 白云触石起油然,倏忽从龙遍九天。 注释:白云触碰着石头,激起了油光,瞬间变成了一条龙,遍布于整个天空。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云朵与石头相触时产生的变化,以及变化后的景象——云变成龙,龙游遍天空。这里的“油然”形容云彩接触石头时产生的光芒四溢的效果,“倏忽”则表现了这种变化的迅速和突然。整体上
【注释】:失调名,指女子。 【赏析】:这是一首写歌女的诗。“失调名”,是唐时一种歌舞,由乐工在乐曲中插入歌词歌唱,以调节节奏。“剪罗幡儿”,“斜插真珠髻”,描绘了歌女的形象。“罗”,即罗绮,用丝织品制成的衣料,此处泛指衣服的面料。“罗幡”就是罗制的旗幡,这里指代的是歌女的头饰。“斜插真珠髻”,形容歌女头上插着珍珠发髻,十分美丽
【注释】: 几声:几声鸟鸣。归鸿:指北归的鸿雁。 多丽:词牌名。 【译文】: 几声远处的鸿雁叫声,我独自在月下思念故乡。 【赏析】: 《多丽·咏月和友人》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人抒情。全词以鸿雁自比,抒发了作者对家乡、朋友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注释: 天柱峰:天柱山。在湖北省黄冈县西南,东经115°24′-115°37′,北纬29°40′-30°16′之间。属大别山主峰,海拔约1,484米。因“一柱擎天”而得名。 斗绝矗云浮:形容山峰突兀挺拔,直插云天。 俯视群山若蚁丘:俯看四周的山峦小得就像蚂蚁堆砌的土丘。 倚住东南天一角:指天柱山像一把靠向东南方天空的大刀。 苕(zá)国:古国名,今江西抚州市。 谩:无,不。 赏析:
注释:苍崖的水流冲决而下,如同雷霆般震耳欲聋,掉尾蜿蜒不断前行。将亭子的名字命名为翠蛟亭,似乎还不足以表达其壮丽的景象,还不如将它命名为舞蛟亭来得恰当。 赏析:此诗以咏物起兴,描绘了一座亭子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翠蛟亭的具体描述,展现了亭子在大自然中的雄伟姿态和神奇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