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事已垂成虑正长,民风安得反醇庞。 交征上下方旁午,何以为谋淑此邦。 注释: 事已接近成功却忧虑过度,百姓的风俗怎能再变得纯朴敦厚? 各方征讨,上上下下都显得混乱无章,我该怎么办来治理这个国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即将成功的局势突然陷入困境的画面,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治理国家时的艰难与复杂。诗中“事已垂成”和“民风安得反醇庞”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刘上舍:刘禹锡的朋友。上舍:官名,即尚书省的高级秘书,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厅主任。 诗送牡丹并酒和之二首:这是作者为朋友刘上舍所写两首诗。 其一:第一首。 春愁:一作“春怨”。 风雨不禁寒:风雨交加而使人寒冷。 红尽:花谢了。 绿已团:绿叶已经布满枝头。 谁遣:哪裹是(派来)? 佳人:美女。 岑寂:冷落孤寂。 初酣卯酒:刚刚喝过卯时的酒。古代以地支记时辰,子时为23时至1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晓全诗,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把握诗句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鉴赏。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词进行赏析,最后表达自己的观点。 “杖藜无事历危坡”,意思是拄着拐杖在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去登高。“历”指经历,走过,“危坡”是指险峻的山坡。句意是:拄着手杖在闲暇无事的时候走遍那险峻的山坡。“一片清寒镜面磨”,“一片清寒”形容天气很凉爽
和阳秀才惠诗七绝 其四半菽生涯志九霄,诗篇妙处压刘曹。 朵颐钟鼎人都错,自有灵龟价最高。 注释: - 半菽生涯志九霄:指诗人以诗歌为生,志向高远。 - 诗篇妙处压刘曹:表示诗人的诗作精妙绝伦,足以与历史上的大诗人相提并论。 - 朵颐钟鼎人都错:形容人们追求名利时,往往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 自有灵龟价最高:意味着诗人坚信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不会被世俗所迷惑。 赏析:
诗句原文: 半菽生涯志九霄,诗篇妙处压刘曹。 朵颐钟鼎人都错,自有灵龟价最高。 翻译: 我以粗茶淡饭为生,志向高远,立志攀登九霄之巅。 我的诗作精妙绝伦,其才华胜过刘宋时期的诗人。 世人皆知吃大鱼大肉是富贵的象征,我却认为只有真正的才情才是最宝贵的。 就像拥有灵龟一样珍贵,它的价值无可比拟。 注释: 1. 半菽生涯志九霄:意指过着简陋的生活,但心怀壮志,追求卓越。 2. 诗篇妙处压刘曹
【注释】: 和阳秀才:指诗人的朋友。 惠诗:赠送诗歌。 七绝:一种近体诗,每句七字,共四句八句。 其二:这首诗是第二首。 "夜光":指珍贵的宝石,比喻才德出众的人。 "至宝":指贤能的君主,比喻贤明的君主。 "借所因":借助别人来得到。 "袖有明珠来遗我,荷君此意重千钧":意思是说,你把我当作知己,就像天上的珍珠一样珍贵,而你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照亮黑暗
诗句原文: 春入桃园日正迟,怀人何以慰朝饥。 自怜官事冥烦日,却是诗人得句时。 译文: 春天进入桃花园的日子已经晚了,思念的人如何才能安慰早晨的饥饿?我怜惜每天的公事繁杂,却恰逢诗歌创作的时刻。 注释: - 春天进入桃花园的日子:这里指的是春天到来后的时间。 - 怀人何以慰朝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用诗歌来安抚自己的情感。 - 官事冥烦日:表示公务繁忙到了极点,感到烦恼。 - 却是诗人得句时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观梅,感到诗兴不及何逊。岁月如尘鞅般漫长,埋头苦读。我自感力薄,无法承担重任。但能托身于郑公之乡,我仍欣喜万分。 关键词注释: 1. 何郎:指南朝诗人何逊,字仲言,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南朝梁代文学家、诗人。他与刘孝绰同为竟陵八友之冠,时称“何何刘”。 2. 尘鞅:尘土车。比喻仕途坎坷。 3. 托身:寄身,依附。 赏析: 康秋惠的《和其韵二首》是一组咏史怀古诗
【注释】 区区:谦词,这里指自己。剥尽皮毛:比喻彻底清除旧习。根,根本。有客:客人。款门:拜访人家的门户。歌慷慨:吟咏高亢激昂的诗篇来表达自己的豪壮志向。清风:指自然风,借喻清正廉洁的政治风气。为:给…做。濯尘裈(kūn):用清洁的水洗去污垢,使身体洁净。 【赏析】 此诗首两句写诗人对自身修养的看法和态度,第三句是写朋友来访,第四句写客人离去的情景。全诗语言平易、清新、自然
【注释】 晚坐:晚上闲坐。偶成:偶然写成的诗歌、文章。西山,即长安城西的终南山。月色微:月影朦胧。林端水际:树林的尽头和江边的近处。淡烟霏:淡淡的烟雾飘浮。遥岑(cén):远方的山。 碧,青绿色。何许:何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夜坐沉思,偶有所感而作。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朴素,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首句以“日隐”点出时间,以“西山月色微”写出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