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全诗如下: 秋云黄,日月忙,登选才俊收词章。 操觚搦翰换钟鼎,往往冰炭交中肠。 柯山多士称海内,勇气洗尽古战场。 笑挥笔阵示整暇,洒洒胸中书传香。 此邦昔日龙头客,前后相辉九霄翮。 山川孕秀不乏人,想已津津动颜色。 题舆左岳得儒英,行整速步趋天庭。 金薤琳琅耀光彩,不学砌下寒蛩鸣。 盖世功名人共许,赤手欲搏南山虎。 暂来秋院镇文场,坐使千袍同鼓舞。 我昔贫困如匡衡
【注释】《诗经·大雅·荡》:“天难谌,命靡常。群黎罔不诪张,怀其有常。相顾失位,能不念乎?” 《左传》:“夫民信之为宝也,若保赤子。(《国语·晋语》“以信为宝”,《左传》作“宝”)。” 《论语·宪问》:“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水灾之后,与友人相约归家时所作。诗人感慨于国运艰难而自己又无计可施,因而发出“人心惟危,殆亦若此”的感慨。曾子之守,传习在是
《再次沈节推送春韵》是宋代诗人杜范所作,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句如下: 子规泣诉春山头,芳草连天不尽愁。 紫陌游人在何处,空有颦眉人倚楼。 溪上悠悠棹木兰,溪边落红纷斑斑。 嗟哉片片逐流水,新篁忽长千琅玕。 多少闲愁推不去,欲问春归杳无处。 少年知已负心期,尊酒从今乐事稀。 译文为: 杜鹃在春天的山顶上悲鸣
詹世显老丈舂米为赠,时有张老之子携其父诗求月助即以詹米转馈之詹丈以诗送米和其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辛勤劳作的农村生活图景。诗中描述了一位名叫詹世显的老丈人,他用自己舂制的大米来赠予来访的客人。同时,他的儿子也携带他父亲的诗歌,请求得到月亮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詹世显就用自己的大米来帮助儿子实现梦想。最后,詹世显用他的诗句来回应儿子的请求,并表示愿意帮助儿子实现梦想。 归来两见春载耜
【注释】 荆璞照耀非常珍:指荆璞(一种美玉)光彩照人。荆璞,美玉名。 天衢整步凌通津:意喻仕途顺利,步步高升。 与人轩辟破畦畛:意喻与人为友,开阔心胸,消除隔阂。 满怀拍拍无非春:意喻心情舒畅,满怀喜悦。 枥骥:马槽里的马。比喻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朅来:忽然来到。 谐笑云云:意喻欢乐融洽。 盘飧夜半劳兵厨:意喻夜晚忙碌准备饭菜,辛苦劳累。飧,晚饭。 依依此情那忍去:意喻不忍离去。 自恨尘鞍难久驻
注释: 1. 归自明远醉中作:从明远那里回来,在醉意中写下了这首诗。 2. 觞豆论交今岂无:古人讲究酒桌之上的交情,如今难道不存在? 3. 肺肝相与古来少:古人讲求朋友之间的真诚和信任,这种关系自古以来就非常稀少。 4. 我今宦游双溪上:我现在正在官途中游览双溪(地名) 5. 一见为僚尽倾倒:一见面就对我极为佩服,认为我是他的朋友。 6. 吏尘终日何没没:我整天被公务缠身,无法摆脱。 7.
黄兄出示汤丈追和春日诗,适有会余情者。次韵 黄兄(字宇),是作者的朋友。汤丈即汤汉,字禹玉,号潜斋,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汤汉的《秋夕怀归》一诗,表达了他渴望归隐田园的愿望。作者读了这首诗后,觉得与自己的情感相合,便写了这首诗来作答。 君不见西山凛凛百世师,忍穷受饿终采蕨。又不见丑谬遗臭几千载,当年方丈厌肥滑。 你看那西山多么雄伟壮观,历经百世仍如师长一样威严;忍受着贫困和饥饿
徐倅尊人挽诗二首 教子成名岂偶然,存心积善契苍天。 独工学问驰清誉,旁习阴阳得异传。 煞有哀荣身后事,不差生死梦中言。 欲占厚德看铭志,七十之期过一年。 注释: 教子成名岂偶然:教导子女成名并不是偶然的。 存心积善契苍天:存心积善与天命相符。 独工学问驰清誉:独自专心学习,声誉远扬。 旁习阴阳得异传:旁听阴阳学说,获得了不同的传授。 煞有哀荣身后事: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不差生死梦中言
【注释】 汉中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写男女爱情或反映社会现实。 男儿:男子。岂无为:难道没有作为吗? 七尺:身材。非供蝼蚁食:蝼蚁吃泥土,微不足道。 三诵人:指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曾参以笃学著称,孔子称赞他“吾道穷矣,斯道尽矣”(《论语·述而篇》),所以称他为“三诵人”。 洙泗:指周公、孔子等先贤的教化之地。诗礼客:指孔子门下的弟子。《论语》记载:“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汉中行 思昔汉中殆,羯奴自荒逖。驱侵警边陲,腥臊污华国。 官守蒙胡尘,宫庙入胡域。奸回执国命,地土轻弃掷。 倒悬头足互,妖氛日月黑。念之不忍言,言之泪沾臆。 寿皇雄武姿,一洗曾莫得。祖宗固有灵,何以重此戚。 忠贤固有心,何以久阻抑。忍耻坐薪亦几年,生聚教训亦纤悉。 昨者飞诏天上来,积秽坐欲一朝涤。忘形感愤泣东南,气生果锐吞西北。 似闻元戎已启行,官军所到无勍敌。倒戈横尸四十里,搴旗获马六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