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仲
诗句翻译 - "有客有客,托于空谷":这里有客人,他寄居在空旷的山谷之中。 - "问何以乐,乐彼幽独":客人询问为何能快乐,因为只有独自享受这种孤独的快乐。 - "矫矫其松,藋藋其竹":山中的松树挺拔,竹林茂密而低垂。 - "微风过之,泠然成曲":轻柔的微风吹过,使得松竹的声音仿佛变成了曲调。 - "岁曰莫止,霰雪交挥":岁月流逝不停歇,冬天里雪花和霰花纷纷飘洒。 - "谁与晤语,怀我人斯"
江空木落出遥岑,何处佳人独倚林。 不负雪期如有信,偶先花事本无心。 日低修渚云容薄,路转寒塘暝色深。 莫怪山翁数回首,暗香十里更相寻。 诗句翻译: 1. “江空木落出遥岑,何处佳人独倚林。” - 解释: 形容景色空旷,树木凋落的景象中,一个佳人在树林中独自站立。 - 关键词: “江空”“木落”描绘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萧条;“遥岑”暗示着远景的模糊不清;“佳人”特指美丽的女子
残雪初落时,伴着梅花梢头的月光;细雨仍在柳条的底部,不让春光开放。 不要讨厌酒花摇曳金盏中的波纹,更得聆听歌声在画梁之间回荡。 注释:残霙(cánlíng)——指未尽的雪花;梅梢月——指初落的残雪映衬下的月色;小雨仍禁柳底春——意思是说春意尚未完全萌发,细雨仍然不让人尽情享受春天;金盏浪——泛指美酒;画梁尘——指歌声萦绕于屋梁之上。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景诗,通过描绘冬日的美景
白头羞见尊前烛,赪颊深凭瓮里春。 不分落梅纷似雪,更兼疏雨细如尘。 注释:残花的雪花初挂在梅枝上,小雨依然禁止柳底春风继续吹拂。不要讨厌酒晃动金盏波浪,更要听歌绕着画梁尘土飘扬。 赏析:诗中描绘了雪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这首诗是刘敷言在元和六年所作。他与诗人李商隐同为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二人交谊甚笃。此诗是次韵酬答刘敷言的咏梅四首之二,全诗如下: 粉痕欲破雪相禁,如妒孤英点暮林。 九陌未传花底信,一枝先寄陇头心。 月横瘦影池塘浅,风度微香院落深。 插向鬓边犹得在,未须笑我老浸寻。 注释: - 粉痕:梅花上白色的花纹。 - 欲破雪相禁:梅花开放时,花瓣上有白色的花纹,好像在抵抗雪花的寒冷。 - 如妒孤英
诗句释义 次韵酬黄季章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友情的诗,通过描绘朋友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长安公子意气豪,笑我憔悴居蓬蒿。 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指代作者所在的城市。公子:贵族子弟,通常指有家世背景的年轻男子。意气豪:气概豪迈。笑我憔悴:讽刺我因年老体弱而显得憔悴。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环境简陋,生活清贫。 人生栖托一枝足,何用抟风九万高。 栖托:寄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诗人与真歇禅师的一次对话。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 1. 我与真歇师,同年五十八。 - 我和真歇禅师都是五十多岁的人。 2. 对之意颓然,百事付华发。 - 面对时感到心力交瘁,把一切事情都交给了满头的白发。 3. 买舟系篱傍,一日来告别。 - 买了一只小船,在篱笆边系好,准备一天后就告别。 4. 挽之不肯留,径山演法切。 - 拉住他不让走
【注释】 天柱峰:指天台山中著名的天柱峰,高约一千三百六十米。 权舆:开始的意思。 芒鞋:草鞋。 春山雨:春天的细雨。 磊落:坦荡,开阔的样子。 拳石:拳头般大小的石头。 一柱插天寒:形容天柱峰直插云霄。 形貌最尊疑父祖:形容天柱峰雄伟壮丽。 儿孙:这里比喻群山。 穹昊:天空。 撑柱:比喻支撑天地。 杞人:杞国人,传说他担心天崩地陷,忧虑成疾而死。 【赏析】
次韵希父见寄二首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好办青铜买村酒,共撑小艇访渔家。觉非便合如陶令,得趣何劳问孟嘉。只怕故人腾踏去,短檠谁与话天涯。 古诗原文如下: 腊前墙角见梅花,雪后墙头见月华。满引浊醪无一事,尽收好处入吾家。结庐君待归安固,抱瓮侬今老永嘉。莫道青山便遮断,春风浩荡没津涯。 注释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林季仲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雪花飘落在墙角的梅花上
梅花笑我无佳句,惭愧诗翁亦姓林 注释:梅树的花朵嘲笑我没有好的诗句,我惭愧,因为我也姓林。 细看窗前陨秋叶,谁知雪底得春心 注释:仔细看看窗外的树叶已经飘落了秋天的叶子,谁能想到在雪地底下能找到春天的心呢? 断桥斜径光将夕,淡月疏云趣更深 注释:断桥上小径的光线渐渐变暗,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云层增添了更浓厚的情趣。 何处清香恼行客,江头跋马试教寻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