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仲
【注解】 双青:即双桂,桂木名。金华:指婺州金华山,相传黄帝曾于此炼丹.留别:离别。 十八年:言种桂树已满十八年.墙头:墙上,此处指桂花树下.凄然:悲伤的样子。 霜露休相忆:不要为这霜露所沾湿的桂花而伤怀.瘴海边:广东、广西一带为热带雨林气候,常多瘴气,这里泛指边地. 【赏析】 《罢金华留别双青》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此诗首二句写种桂之久和所见之景;后二句抒离情,并点明自己将归隐边海之意
萧德起等人相约游西湖小病未赴,我倚杖瘦弱的样子像一位久病的人,羡你骑着马从西湖边出发。如果你在西湖边遇到美好的景色,请寄给我写在诗里的画卷。 译文: 萧德起等人相约游览西湖,我因病未能前往。 我倚仗拐杖的样子像一位久病之人,我羡慕你骑马从西湖出发。 如果你在西湖边遇见美好景色,请把美景写成诗歌寄给我。 注释: 1. 倚杖:靠着拐杖。臞然:形容消瘦。病夫:久病在床的病体。 2. 羡君:羡慕你。联骑
【注释】 荆山:即荆山寺,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丛条:指树木。 谢:敬辞,向人表示感谢。荆山:即荆山寺,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丛条:指树木。 【赏析】 诗是作者在荆山寺题写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树,次句借“行人数往还”,写出荆山寺的幽美和清静,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丛条曾欲截来辕,应讶行人数往还。”意思是:树木丛生,曾经想要砍伐它们来做车的轮辐
《和高少保九日》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欣赏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珍惜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并加入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1. 谁将淡墨扫秋山,乞与衰翁独倚栏: - “谁将淡墨”:淡墨通常指用轻淡的墨水描绘或写作,这里暗示着诗人使用了简洁而有力的笔触来描绘秋天的景色。 - “扫秋山”:诗人用淡墨扫过,意味着秋天的山景被轻轻勾勒出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 “乞与衰翁”
【注释】 郊行感怀:作者自注:“时为永兴军节度推官,与郑文宝同游。文宝有诗云:‘去伴赤松聊尔尔,后人真向海山寻。’予和其韵。”淮阴:指韩信,因封淮阴侯而称之。(韩信用兵如神,常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辟谷:道家修炼者不食五谷,以求长生的一种方法。留侯: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字子房)。深:深思熟虑。尔尔:形容闲适的样子。后人:指后来的人。海山:指蓬莱仙境。 【赏析】
注释: 赵殿撰(赵执信)赏红梅,我在这里作诗以和之。西湖的红梅尚未被赋诗赞美,我要等待那些懂得欣赏的人细细开篇。我要用新诗来补遗逸之作,虽然自己不才,但也要努力为云霞添彩。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在西湖赏梅后,得到赵执信的赏识,于是挥笔作《赵殿撰赏红梅次韵》一诗以酬其意。此诗首联写诗人对红梅的喜爱之情以及欲赞之而不能的心情。颔联写赠诗之意。尾联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虽不才
南郭先生卧病馀,瘦如骐骥服盐车。 厌尝漆叶青黏散,旋理司空城旦书。 长陌欲登秋色薄,一樽相对鬓毛疏。 晋江波与温江接,消息频传双鲤鱼。 我将逐句对这首古诗进行翻译并给出赏析: 1. 诗句释义: - “南郭先生卧病余”:南郭先生因病卧床已久。“卧病”,指患病卧床休息;“余”,表示时间或状态的延续;“南郭先生”,古代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中的角色,此处代指生病的人。 - “瘦如骐骥服盐车”
诗句释义与赏析 题外兄毛国器壁 - 尊酒相逢:形容与好友相聚,共酌美酒的美好时刻。 - 海一涯:指遥远的海角或远方。 - 娟娟:美丽,此处形容月亮的明亮。 - 妙月照人衣: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衣服,给人以美感。 译文 在朋友相聚时共饮美酒,你我虽远隔天涯,但美丽的月光仍照耀着我们的身影。此情此景令人难忘,愿君在重聚时记取这份美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回忆
【注释】 高仲贻:北宋文学家,字景初,号溪翁。苏轼好友。 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薛献可的居所新建,我作诗以次其韵。 横:纵横交错。野塘横,指薛献可居所周围环境优美。 竹径桃蹊取次成:指薛献可居所附近有竹林和桃树,且道路也修得较好,故取名为“竹径桃蹊”。 宿霭半兼朱户湿:夜幕降临,薄雾笼罩,薛献可家的红门微微有些湿润。宿霭,即宿雾。 好山长傍晚窗明:夕阳西下,窗外可见群山,景色宜人。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十叔父的,诗中提到了李斯、咸阳市、支颐等关键词。下面是逐句释义: 次韵十叔父书怀 咸阳市上欲思归,人到于今笑李斯。 老去何如我痴叔,了无一事独支颐。 注释:咸阳市上:指咸阳这个城市。李斯:秦朝的丞相,因建议焚书坑儒而遭秦始皇处死。了无一事:没有什么事情要做。痴叔:愚钝的叔叔。支颐:用手托着腮帮,形容沉思的样子。 译文:咸阳这个城市让人想要回去,但是人们已经笑过了李斯。我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