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仲
春日感怀 忆昔青春去不来,深凭百舌唤将回。 尊前便觉和风转,镜里生憎白发催。 青破轻寒归驿柳,香和宿雨落江梅。 人生七十从来少,待挽长河作寿杯。 注释与译文: 1. 忆昔青春去不来,深凭百舌唤将回。 - 忆昔:回忆过去的青春时光 - 去不来:无法归来或已消逝的时光 - 深凭百舌:通过百舌鸟的呼唤声(百舌鸟在春天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常被用来代表春天) - 唤将回:希望唤回逝去的时间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及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必须熟悉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相关常识,在此基础上把握全诗大意,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最后归纳其情感。此诗首联“高轩曾过我柴关,笑看莓苔满地斑”中,首句写诗人曾与赵宝学有过交往,“曾”,表曾经之意;“柴关”是诗人自指住处名。次句说:我曾到过赵宝学的家,现在他家门庭若市,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笑看”
岁华物意两俱迟,开到前村第几枝。 抱影自怜春有信,冲寒长指雪为期。 音传陇首人相忆,恨入楼头角正悲。 最是一年难忘处,小桥流水夕阳时。 译文: 岁月变迁万物皆显迟缓,梅枝绽放至前村之末。 独自挺立影中自感春意盎然,寒风中指向白雪为期。 远方亲人通过声音传递相思之情,楼头角声悲切让人心生怨恨。 最难忘的是那年夕阳下的一幕,小桥边流水悠悠。 赏析:
门翳蒿莱谁往还,忆君更觉鬓毛斑。 何时共对吟边月,相别犹怜雪后山。 清夜忍闻庭鹤怨,馀年应伴海鸥闲。 有人问我今何似,兀兀长如醉梦间。 注释: - 门翳蒿莱谁往还:门上长满了蒿草,是谁再来了呢? - 忆君更觉鬓毛斑:因为思念你,我的鬓角都白了。 - 何时共对吟边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和你一起在月光下吟诗呢? - 相别犹怜雪后山:分别时还感到有些怜悯,因为雪后的山景很美。 - 清夜忍闻庭鹤怨
【注释】 佳章:美好的诗文。 寒窗:指读书的地方,这里指书房。 斑:斑点,这里指日影斑驳。 笔阵:指文思如雨般涌出。 诗肩:指诗歌的气势磅礴。 皂雕气:比喻文章的气势。 老骥:比喻有才能的人。 河间:汉代地名,这里借指朝廷。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赵宝学诗赠之作,是作者与对方互相酬答的应和之作。首联写收到对方的佳作,自己读后非常高兴,并把喜悦的心情带到自己的书房。次联写收到对方的赠诗后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诗中描绘了雪花飘洒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天公昨夜醉如泥,擘碎浮云散漫飞。”描述了昨夜天空中飘洒而下的雪花,仿佛是天公喝醉了酒一样,将浮云撕碎,让雪花自由地飞舞在空中。这里的“醉如泥”用来形容雪花飘落时的样子,给人一种浪漫而唯美的感觉。 颔联“谢女饶他歌柳絮,曹人堪笑比麻衣。”则进一步描绘了雪花飘洒的美丽景色
【注释】 弹压:指治理、控制。湖山:指水乡的山水。主人:指康侍郎(作者)自己。鸿雁:比喻书信或使者。 连云岛屿:指山间相连不断,如岛一般的云气。取次新:随意地采摘新鲜的橘子。 霜橘:指秋天的橘子。夸:炫耀。千户富:形容富裕。雪梅:指冬天的梅花。欲放:将要开放。一枝春:形容春天的美好。残更:指夜深时分。晓闉:指清晨的城楼。 【译文】 治理着山水有主人,我像鸿雁一样来到此地。
注释: 金章朱毂烂盈门,春入仙翁笑颊温。 曳杖时时过他客,含饴日日弄诸孙。 风高浙水惊霜叶,月落黟山泣晓猿。 丹旐悠扬转寒日,尚疑帘下彩衣翻。 译文: 金章朱毂烂盈门,春入仙翁笑颊温。 曳杖时时过他客,含饴日日弄诸孙。 风高浙水惊霜叶,月落黟山泣晓猿。 丹旐悠扬转寒日,尚疑帘下彩衣翻。 赏析: 这首词是悼念程夫人的挽诗。程夫人即程夫人,名不详,宋徽宗时为中宫之长,有《内人曲》十篇,今不传
【注释】 ①洗尽烟岚见海山:烟岚即云雾,山指山峦,洗尽烟岚指云开雾散。 ②池塘春草亦怡颜:池塘的青草也使人心旷神怡。怡颜,愉悦心情,这里指心情愉快。 ③野沈犬警清宵迥:夜晚,野狗叫得很凶,使夜深人静时感到空旷辽远。 ④檐转堂阴白昼闲:庭院里,屋檐下的影子在日光照射下显得悠闲自在。 ⑤移镇又传三叠鼓:调任新的官位又要听到三更的鼓声。三叠鼓,古代军中一种击打三次的鼓声,用来形容军旅生活和战事紧张。
岁寒谁复慰栖迟,篱落初横一二枝。 岁华物意两俱迟,开到前村第几枝。 岁华物意两俱迟,开到前村第几枝。 岁晚何人识此君,凭君传语报佳音。 岁寒谁复慰栖迟,篱落初横一二枝。 注释: - 岁寒:指寒冷的冬天,这里借指岁月艰难。 - 谁复:还有谁能。 - 慰、栖迟:安慰。 - 篱落:篱笆。 - 横:交错,这里形容梅花树枝纵横交错。 - 一二:一些,指两三枝。 - 第几:第几个。 - 其: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