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士达
【注释】 古石磴:山间石上的石磴路。谢公:指东晋名将谢安,曾隐居会稽山水之间。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绍兴的怀古之作。 一、二句写石磴路的来历和环境。诗人从石磴路的来历着笔,突出表现其自然之美。这两句诗中,“石磴”二字,既写出了石路的具体物象,又暗示了石路的历史渊源;“嵌空不计年”,则写出了石磴路的自然之奇,也暗点了石路的历史悠久;“青青薜荔带风烟”,既写出了石磴路上的环境气氛
金华山 岩室嵌空古洞天,初平曾此学升仙。 至今犹有为羊石,散在苍松夹道边。 注释: 金华山: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境内,以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而著称。山上有著名的道教圣地——金华北峰,是道教名山之一。 岩室嵌空古洞天:描述了金华山上的一处洞穴景象。岩室是指岩石中形成的房屋般的结构,嵌空则是指洞穴内部空间狭小,岩石相互嵌入。古洞天则是形容这个洞穴宛如仙境一样美丽。
【注释】 旴江:今江西省的赣江。道中:经过的路上。啼鹃(chuán):杜鹃鸟。 父老已知农事急,一蓑烟雨辨秧田:在田间劳作的老人们知道农事正紧,披着蓑衣冒着雨分辨秧苗。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江南农村春耕景象的小诗。首句写春天的景色,浓翠如烟,啼声阵阵的杜鹃鸟在树上不停地叫唤,好像在催促人们赶快上山砍伐树木;第二句描写农民上山砍树的情景,把“柳绵”与“韶光”相比,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对早春时节的珍视
梅花吟 孤山和靖真奇士,绕屋种梅清彻底。 暗香和月透寒窗,压尽几多红与紫。 挨排花品果为魁,南枝向暖首先开。 当时疏影横斜句,几度吟从笔底来。 劝君莫奏城头角,吹得梢头花片落。 注释:和靖是南宋的著名诗人林逋,他喜欢梅花,在孤山上种了几百棵梅树,因此被称为“梅妻鹤子”。这首诗是描写梅花的。 译文: 和靖真是一位奇人啊,他在孤山上种满了梅花。 梅花的香气随着月光渗透进了寒冷的窗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描述了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阴阴沈沈雨霏霏(注释:阴阴,阴暗;沈沈,浓密;霏霏,细雨纷飞的样子):“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细雨纷飞如丝。” 2. 农夫把秧妻抱儿(注释:农夫,指农民;秧,稻苗;妻,妻子;抱儿,抱着孩子):“农民正在田间插秧,他的妻子抱着孩子也来帮忙。” 3. 前村后村歌相答(注释:前村、后村:指周围的村庄
梅花曲 探索梅花精神与自然和谐之美 1. 诗句原文 春脚移从何处来,未到百花先到梅。 南枝初着三两蕊,北枝冱寒犹未开。 2. 译文解析 春天的脚步从哪里开始?它还未抵达百花争艳的时节,已经抢先来到了梅花的身旁。在南枝上,只有两三朵花刚刚绽放;而北枝却因为寒冷而尚未开放。 3.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春脚:指春天的脚步。 - 百花:各种鲜花。 - 南枝:南方的树枝。 - 三两蕊:三两朵花。 -
注释: - 梅花: 指梅花。 - 破寒腊: 打破寒冬腊月的寒冷。 - 南枝北枝: 泛指所有梅花。 - 披拂: 轻轻摆动。 - 不须羯鼓喧春雷: 无需用羯鼓声喧天动地地庆祝春天的到来。 - 阳和: 温暖的阳光,象征春天的到来。 - 香自发: 香气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 译文: 昨夜东风破开寒冬腊月的严寒, 所有的南枝北枝都轻轻摆动着。 不需要羯鼓声声喧天动地地庆祝春天的到来,
题陈巽斋寒窗听雪诗卷 彤云黯淡酿天寒,却向江头理钓船。 雪打蓬窗眠不著,声声时送到吟边。 注释: 1. 彤云黯淡酿天寒:彤云,即朝霞或晚霞,此处形容天空的颜色暗淡如彤云,暗示天气寒冷。酝酿(niàng yùn),意为逐渐形成,此处比喻天气寒冷的预兆。 2. 却向江头理钓船:理,整理、整理的意思;向,指向某个方向。在江头整理钓船,说明诗人此时正处在江边,准备去钓鱼。 3. 雪打蓬窗眠不著
诗句释义: 1. “谁向鄞江立法门”:这句话中的“鄞江”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宁波,而“立法门”则是指宁波的一个地名,可能是某个与法律或制度相关的建筑。这里诗人可能在描绘这个建筑在鄞江的重要性或其独特的地位。 2. “育王钟鼓振朝昏”:这里的“育王”可能指的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或事件,而“钟鼓”则是古代用来报时的乐器,象征着权威和秩序。这句诗表达了这个建筑在古代社会中起到的重要报时作用
注释:关西今喜有云仍,冰雪相看一样清。最是晚来江上处,饱听叶涛助诗声。 释义:关西今喜有云仍,冰雪相看一样清。最是晚来江上处,饱听叶涛助诗声。 赏析:此诗以“竹浦吟稿”作为题咏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伯的赞美之情和对其诗歌创作才华的高度赞扬。 第一句“关西今喜有云仍”,描绘了关西地区如今的喜悦景象,白云缭绕,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第二句“冰雪相看一样清”,将白雪和冰晶比喻为晶莹剔透的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