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宽
下章安杜渎七首 石柱山前烟在川,金鹅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断南人笑,愁水愁风最可怜。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 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译文: 在石柱山的前端,烟雾缭绕在川流之中,金鹅浦口,波浪汹涌,仿佛粘满了天空。北方的人在这里感到凄凉,南方的人却以此为乐。梦中回到了家乡,望着满眼的花火,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知道自己无法获取通侯之印,但也愿意乘坐下泽的车归乡。 赏析:
苎萝山, 遥望青山似云鬓,翠绿环绕山峦。 流水潺潺如玉佩声,清脆悦耳。 千古以来传此地,为浣纱女所居。 王孙何事得逢迎,竟来此地寻芳踪
春暮送碧云阇梨归灵岩注解: - 碧云阁:位于灵岩山中,阁内有名贵的碧云草。 - 阇梨:梵语的音译,意为“老师”。 - 灵岩:位于今江苏常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述了诗人在春天送别一位名叫碧云的老师回灵岩山的过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和不舍之情。 春暮送碧云阇梨归灵岩 译文: 春天即将结束,我正在为老师送行。 他离去时的心情太匆忙。 赏析:
【注释】 ①行:行走。鸿祐路:指由杭州至湖州的官道,即今浙赣公路。偶:偶然。作:题。②寻幽:访求幽静的地方。无十里:“十里”犹言“百里”。③阔处:宽阔处,指江面辽阔之处。见:显现。风涛:波浪。④绿树:指树林。雨中:指雨后。密:密集,多。⑤澹山:指群山之远,云雾缥缈。云外高:指山峰在云雾之外,显得高耸入云。⑥心情亲醉境:指诗人陶醉在这种美好的境界中。⑦愁色:指愁容。上颠毛:指头发蓬松。⑧早赋
诗句释义: 1. 春晴:春天的晴空,意味着春季的开始或结束。 2. 风雨惜春残:春天时,天气多变,常伴有风雨。这里表达对春天逝去的哀愁和惋惜。 3. 新晴为启关:雨过天晴,万物复苏,仿佛是自然界的一个转折点或新的开始,就像重新开启了一扇门。 4. 白云归去尽:白云随风飘散,最终归于尘土,象征着自然的循环和终结。 5. 还我旧青山:希望再次看到那些青山依旧存在,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向往。
下章安杜渎七首 帆落秋风泊暮滩,月生潮上客心闲。 海门南望天侵水,左直金鳌驻跸山。 注释:船在秋风中缓缓停泊在暮色中的河岸,月光从江面升起,映照出我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我站在海门前,向南望去,天空与江水相接,左边有座金色的山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古代帝王的行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梦中回到故乡,怀念家乡的景色和过去的岁月。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注释】 西溪早行:在西溪(今浙江萧山)作的一首诗。故溪:旧时住地。邻曲:邻人,即同乡。鸡:晨鸣之禽。草露:指早晨露水。平平湿:湿润的样子。漠漠低:低垂的样子。转山:转过一座座小山。分路马多迷:分路处马匹多而迷路。作客:寄居他乡的人。风埃里:尘埃中。鼓鼙(pí):古代军用乐器,此处代指战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寓居西溪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清丽的语言表现了旅居异乡的愁苦之情
宿多福寺 萧寺虚庭夜气嘉,微风入树碧交加。 露荷滴沥珠无翳,月桂扶疏璧有瑕。 欲采蘋花归已晚,拟寻竹叶梦还赊。 愁来剩有凄凉意,织女银河又复斜。 注释: 1. 萧寺虚庭夜气嘉,微风入树碧交加:萧寺的庭院在夜晚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微风吹过树叶,使它们的颜色更加翠绿。 2. 露荷滴沥珠无翳,月桂扶疏璧有瑕:露水滴落在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是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桂花树则高高挺立
【注释】 弄:摆弄。丝:指钓鱼的线和钩。惊多:指鱼儿被惊动后四处逃散。沙头:水中沙洲上,即水边。波上:水中波浪上。夕阳开:太阳落山时,水面反射出夕阳余晖,像开了一扇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垂钓者在晚风中收放钓线,等待鱼儿上钩的情形。全诗写景细腻,用语平实自然,读来如见其人。诗的前两句写垂钓者收放钓线的情态,第三句写晚风吹拂的情景,最后一句描写夕阳映照的美景。整首诗写得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僧人房昼寝,窗薄帘微张,日光斜照,殿阁阴森,风声阵阵。午睡正酣,却无惊扰之蝶,双双飞舞花丛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僧人午睡的情景,表达了对僧人清静生活的羡慕之情。全诗构思巧妙,以景衬人,以物寓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