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必复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 其一容易成离索,临分重忍言。 夜船杨柳岸,晓枕荻花村。 山雨断云脚,溪风生浪痕。 悬知自公退,怀抱欠同论。 注释: 容易成离索:形容离别之快就像易如反掌一般。 临分:指分别时。重忍言:再次忍心说话。 夜船杨柳岸:在夜晚乘船经过杨柳树旁的江岸。 晓枕荻花村:在早晨枕着荻草花的村庄睡觉。 山雨断云脚:形容山中下雨时,天空中的云被雨水打湿后变得模糊不清,就像被切断了一样。 溪风生浪痕
【注释】 寄石泉云间明府叔:寄给在石泉县的云间府长官。异政,别有政治才能。人能说,别人都能理解。新吟,新作的诗文。为传,为世人所传诵。清似水:清廉如水。信于天:相信上天。养鹤分厨料,收书出俸钱:养鹤时分配食物,收取薪俸钱。昼庭少公事,闭阁抱琴眠:白天庭院里没有公事,就关上门抱着琴睡觉。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石泉任上寄给他的朋友的一首五律。诗中表现了作者的清正廉洁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与朋友一同游览,欣赏山中美景、泉水、古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春日偕游响应山观瀑泉饮漱玉亭上分复磴拥危泉赋磴韵十四 注释:春天与朋友一同出游,去观赏山上的瀑布,在漱玉亭上饮用泉水。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春天与朋友一同出游的情景,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色和泉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溪山晴色妍,桃李春意剩。 野服乌角巾,郊游偶乘兴。 同行皆好宾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清凉和美丽。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银床破睡雾笼纱 - "银床"可能指的是带有金属装饰的床铺,而"破睡"则表明诗人在被薄雾笼罩的环境中醒来。"雾笼纱"形象地描述了薄雾如同轻薄的纱幕,使得周围的环境显得朦胧而神秘。 2. 翠簟湘纹卷浪斜 - "翠簟"指绿色竹席,常用于古代文学中表达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湘纹"可能是湘妃竹的纹理
东坡先生是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 挥斥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 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 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 注释: 东坡先生: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后来又被流放到海南岛,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并未因此受阻。 谪仙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此处用以形容苏轼的才华横溢,不受世俗束缚。 骑鲸海宇几十春:意指苏轼在海上漂泊了几十年,经历了多次贬谪。
【注释】 东风第一番春游:指春天的第一次外出。 白袷(jiǎ)清樽:白色衣襟,泛指洁白的酒杯或酒具。半日休:半天休息。 花气未醒蜂蝶懒:指百花盛开时,蜂蝶尚未醒来,忙于采蜜。 宿寒犹殢(tì)雨云愁:宿留的寒意尚如缠绵悱恻的雨云之愁。殢,缠绕。 人烟带郭居全少:城郊一带,炊烟袅绕,村落稀少。带,围绕、环绕。郭,外城。居全少,指村落稀疏。 林沼当轩趣迥幽:池塘和树林环绕着庭院,景色幽深。当,对着
【注释】 筇:竹制的手杖。翠微:山色青翠,云雾缭绕之处。征书:官府征调的文书或信函。牛衣:指老牛的衣服。这里比喻贫困的生活。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期间写的一组诗中的一首,写隐者居所周围的景物和生活。 “瘦筇独与鹤相随,行尽荒郊入翠微。”首联写诗人在山中闲走,与一只白鹤相伴。瘦筇即竹制的手杖。“鹤”为名词作状语,形容人走路的样子轻盈。“翠微”,指青翠的山色,山色如碧玉一样晶莹透亮,云雾缠绕其间
【注】: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 天寒霜重隼孤击,木落江空花自妍。 绝代文章惊此老,半生心力尽他年。 后来不作嗟谁继,古意凄凉付断编。 注释: 1. 百世人参杜陵句,一灯晚得后山传。 - “百世”和“一灯”均指时间长久,表达了对杜陵的深厚感情;“杜陵”为地名,此处借指杜甫;“后山”是作者自称,指自己。诗句表明杜甫的诗歌影响深远,而作者则在晚年才有幸得到传承。 2. 天寒霜重隼孤击
【诗句】 夜发江城 移舟别浦待潮生,客子匆匆又夜行。 云趁远帆离岛岸,风传疏角过江城。 忧时谏草嗟无用,爱客灯花喜有情。 愁甚不堪亲友别,小窗张酒到天明。 【译文】 夜晚乘船出发到江边,准备在潮水升起后离开。 我匆匆忙忙地再次上路,夜色中继续前行。 乌云追随远方船只远离岸边,微风吹拂着疏朗的号角声穿过江城。 感叹时事的文稿无用,但我对客人的思念却充满了喜悦之情。 因为离别而感到无比忧愁
【注释】 山中冬至: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12月22日至23日之间。山中,即隐居山中。读易(周易),指研究《周易》。“烧香”句:意为自己闭门读书,焚香祈祷,以期得到神明的保佑。 参生意:参,指人参,是一味补药;意,通“怡”,愉快的意思。“春到梅花有几分”句:意思是春天来了,但梅花开得还少,所以用“有几分”来形容。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山林期间。首联写冬夜独处读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