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甫
诗句原文: 黄檗道场古,裴公心事闲。 白诗三绝并,那似敬亭山。 译文: 古老的黄檗道场,裴公的心中无烦忧。 李白的诗歌才情出众,却不如敬亭山之秀丽。 注释: - 黄檗道场古:黄檗寺,位于安徽泾县桃花潭西岸桃花尖上,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黄檗派祖庭、中国佛教禅宗黄檗宗发源地。 - 裴公: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其人平易近人,喜言民生疾苦。晚年尤其乐于奖掖人才
注释: 初放姚黄一两枝,旋看魏紫格尤奇。 天公似欲留连住,伴我酴醾满架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大牡丹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大牡丹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初放姚黄一两枝”,描绘了大牡丹刚刚开放的情景,姚黄是一种珍贵的牡丹品种,象征着美丽和高贵。诗人用“初放”一词来形容大牡丹的新鲜和活力,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一两枝”也暗示着大牡丹的数量并不多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我怜裴相爱参禅,石上莲花几刻镌。」 - 注释:「我」指诗作者自己。“爱”表示喜欢。“参禅”,指的是修行或研习禅宗。“石上莲花”暗指在石头上的雕刻像莲花一样精美。「几刻镌」意指精细雕刻的痕迹。 - 译文:我怜悯裴休对禅宗的喜爱,他石上的雕刻如同莲花一般精细,每一寸都经过精心雕琢。 2. 「舍宅何如休起宅,酂侯师俭是名言。」 - 注释:「舍宅」指的是放弃原有的住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的《题象山先生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谊重姻联语甚真,典型满纸墨犹新。” - 谊重姻联: 情谊深厚,婚姻关系密切。 - 语甚真: 言辞真挚,没有虚假。 - 典型: 模范或典范。 - 满纸: 整张纸上,形容内容非常多。 - 墨犹新: 墨迹仍然新鲜,意味着字迹清晰,时间并不久远。 第二句:“中间多少箴规意,须信亲亲即是仁。” - 箴规意:
映山:形容山花的颜色艳丽如火,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临水:指的是站在水中观赏花朵的样子。 精神迥不同: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样子与一般的不同。 映山风味短:形容山花的颜色鲜艳,如同燃烧的火焰一样,但这种颜色是短暂的,很快就消失了。 看来恰似映溪红:看着就像在小溪边的红色花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和比喻,将花比作火焰般鲜艳,又将其比作短暂消失的火焰,展现了花的生命力和美丽。同时
【注释】: 事从尘世去:事,世事;尘世,指人间。 心共白云闲:心,心境、心情;云,指游山时所见的云彩;闲,悠闲自在。 不作游山计:作,做。计,计划、打算。 朝朝饱看山:朝朝,每天早晨;饱看,尽情欣赏;山,指游敬亭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烦扰,与自然为伴的闲适生活情趣。 首句“事从尘世去”,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以“事”字开头
东松庵 六月山泉定易枯,枕流洗耳事何如。 幽人高卧浑无恼,好把灵源日日疏。 注释: 东松庵:作者在山中建造的住所名。 六月山泉定易枯:六月,即夏历六月,是一年中的热季,山泉因蒸发和流失而容易干涸。 枕流洗耳事何如:枕流,即在溪流边睡觉;洗耳,指洗耳朵,比喻听清流声,欣赏自然风光。这里用“何如”表示对这种生活态度是否值得的疑问。 幽人高卧浑无恼:幽人,指隐逸之士,不问世事,过着隐居生活的人。高卧
注释:你向我传授了看人的诀窍,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真实面目,你收拾了很多年轻人,为我寻找到合适的伴侣。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真挚爱情的赞美。诗人通过观察、分析,发现了对方的真实面目,从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信任感。诗人还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愿意为真爱付出一切努力和代价
【赏析】 “九芙蓉峰”,在浙江天台山,为天台山的主峰。诗的首句,点出此山有如芙蓉花盛开的峰尖,极写其秀丽;次句则写登上此峰后所见之景:山光半有无,即半明半暗,若隐若现。第三句,写登顶后所见到的明月当空的壮观景象:皓月当空挂,是月光从云隙中照到山顶,故称“皓月”。这一句,既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表现出诗人对山灵的敬畏之情。末句,以“始信”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山灵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释义:骏马生于渥洼地,神奇无比莫夸耀。相望千里志相同,赠子字无邪心善良。 注释:骏马:指良驹;渥洼:沼泽地。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匹良驹的喜爱之情。他赞美这匹良驹的神奇之处,并希望与它共同追求远大的目标。同时,他也寄寓了对良驹的期望,希望它能成为一匹有德性、善良的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