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麟
【注释】 纪颂:纪实,歌颂。 宅家图任:指宰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职事。 镇抚三年:指宰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时间。 弼谐:辅弼,辅助帝王。谐,和谐,这里指政治上的和谐。 鹓鹭倾心:鹓,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鹭,另一种鸟。比喻高官显爵。倾心,意为倾注全部的心。 归洛:归洛阳,指辞官回乡。 貔貅:古代兵符,这里借指英勇善战的军队。 平淮:平定淮河,指平定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的叛乱。 天柱、坤轴
秋霜阁 登台坐想遗民钓,入寺行歌李白诗。 竹榻蒲团僧定早,清鞋布袜我归迟。 云边扫石留题处,月下凭栏把酒时。 百尺苍松唐旧物,问渠尝阅几兴衰。 译文: 登上高台,静坐思考那些流亡在外的百姓们的生活。 进入寺庙,吟诵着李白的诗歌,尽情歌唱。 和尚们已经早早地开始打坐念经,而我还迟迟未归。 在云边清扫石头的地方留下了我的题字,月夜下凭倚栏杆饮酒。 那苍劲的松树是唐朝留下来的古物
【注释】 槊: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指竹制的长矛。 家山:家乡的山峦。 【赏析】 首句“笋槊秧斜入图画”,描绘出一幅生动而优美的画面;第二句“令人魂梦到家山”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乡愁和思乡之情
仆奴颇厌穿云路,老子方欣在眼山。 译文:仆人已经厌倦了攀爬云雾的道路,而我则喜欢在这眼前的山林中。 注释:仆奴,仆人;嫌,讨厌;穿云路,形容山路高峻险阻;老子,指诗人自己;方欣,正在喜悦;眼山,眼前的山林。 赏析:此句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和归隐生活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四面人家高下住,一川烟雨有无间。 译文:周围的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一条河流上烟雾弥漫,时明时暗。 注释
注释:登上岭游黄山 其二 风扫烟岚一万重,平生佳处始相逢。 未骖轩后浮丘驾,已见天都石柱峰。 阆苑欲传青鸟信,壶天安用白云封。 朝真我亦通仙籍,况复年来访赤松。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黄山时所作。前两句描绘了黄山的雄奇壮观。后两句表达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意境宏大,气势磅礴,充满了豪情壮志
【注释】 ①漾:水波荡漾。 ②晓烟横抹:早晨的烟雾在天边弥漫,仿佛被风吹拂。 ③三十六峰:指黄山三十六奇峰。着色:涂抹色彩,这里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无法看到真实的山体。排秋空:将秋天的景色展现在眼前。 ④连延:连绵不断。倨(jù):高大、直立。 ⑤林深无人:树木茂密,没有人迹。云树:云彩与树木交织在一起。 ⑥癖(pǐ):嗜好,癖好。本无住:本来没有固定的处所。 ⑦欹(qī):倾斜。危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云山叠叠石齿齿,山色溪声三十里”: 描述了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色,山峦连绵不断,云雾缭绕,仿佛是层层叠加的石质山峰。山色与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霜馀木叶半丹青,道上松风杂宫徵”: 这里提到了霜后的树木呈现出美丽的丹青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诗人以青山、白云、仙人宫、风马、霓旌羽幢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尘世的无奈和对自然、道法自然的热爱。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描绘了一幅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象。这里的“崔崔”形容青山高大挺拔,“溶溶”则形容白云轻盈飘逸。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清新宁静。 “我疑其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赏析。 “过双梅草堂”,点明地点,交代了时间是秋天。“园林胜”是说园林景色优美。“一识”是说第一次见到。“知君有远心”的意思是我知道你的心中有着远离尘世的远心。“看林延野色”,意思是欣赏树林中延绵起伏、苍翠欲滴的野色。“卧日只空林”意思是躺在这空荡荡的树林里看着日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与客饮乾明寺东古梅下》。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寥寥耆旧尽,欣欣花木新。 “寥寥”指的是稀少、不多,这里指老一辈的人已经去世了。而“欣欣”则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这句诗表达了虽然老一辈的人已经去世,但春天的花木依然繁茂。 十梅亦老矣,手植知何人。 “十梅”可能是指梅花的数量,也可能是指梅花的种类。这里强调了梅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坚韧不拔。至于“手植知何人”